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
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下的气温(T1)、下的气温(T2)、下的气温(T3)。
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 (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七年级1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但不搅拌。
将3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变化。请问:
(1)1号试管馒头碎屑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__________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2)2号试管馒头碎屑变色的原因是。
(3)3号试管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该实验成功可以说明淀粉在消化道的_________开始被消化。
取三支试管A、B、C、各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将2毫升清水加入A试管、各2毫升唾液加入B和C两支试管,再向A和C试管中滴入一滴稀碘液,振荡使其反应充分,据图回答。
(1)鉴定淀粉所特用的试剂是。
(2)淀粉糊不变蓝的是试管,这是因为。
(3)A试管的变色情况是,,这是因为。
(4)C试管的现象说明。
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实验方案:
Ⅰ.取相同的2个培养皿,编号l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人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Ⅲ.每天向l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Ⅳ.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假设是____。
(2) 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
(3) 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4) 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l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2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
过量使用化肥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某科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比较金鱼藻和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元素的吸收作用。
实验材料:大小合适的相同水箱、金鱼藻、水葫芦、富营养化河水、蒸馏水、检测水中氮元素含量的相关仪器和其他必需设备。
研究过程:取三个水箱,编号A、B、C,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的富营养化河水,并在A、B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金鱼藻和水葫芦。均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定期测量各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
(1)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水分蒸发引起的误差,他们应该定期在每个水箱中添加一定量的。(填“蒸馏水”或“富营养化河水”)
(2)在收集事实证据时,该小组获得了以下氮元素含量的实验数据(单位为mg/L)。
水箱号 |
0天 |
10天 |
20天 |
30天 |
40天 |
A(放金鱼藻) |
2.91 |
2.87 |
2.65 |
2.04 |
1.86 |
B(放水葫芦) |
2.91 |
2.48 |
2.10 |
1.50 |
1.32 |
C(对照组) |
2.91 |
2.90 |
2.90 |
2.89 |
2.90 |
处理数据:在答题卷的坐标系中画出A、B两个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折线图。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该学习小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葫芦和金鱼藻均能吸收水中的氮元素,但的吸收能力更强。
(4)近年来,由于富营养化污染,很多河道都出现了水葫芦疯长,给河道环境及功能造成很大危害。如果任水葫芦在河道里自生自灭,你认为能否降低河道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实验探究。
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并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小明的实验:
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
②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的鼠妇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
(2)当小明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
(3)小明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
。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据此,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
(5)上述实验中小明为什么不用1只鼠妇?
。
(6)小明做实验时,小华也在旁边看,并向小明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明没有采纳小华的建议。你认为小明做得对吗?为什么?,。
(7)实验结束后,小明不知道应怎样处理鼠妇,请你给他一个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