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都必须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突出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确处理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
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以上材料。
材料一:越来越多的网民发现:自己中意哪个品牌、喜欢去哪些地方旅行、坐火车还是飞机……这些关乎个人隐私的信息,好像不少商家都知道。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是网络交易的前提和基础,一旦被对方掌握,会给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因此有人认为,在网络时代,我们有必要限制市场的作用,让强有力的政府推进网络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材料二:在网络平台上,人人可观可言,世界触手可及。越是开放,就越需要确立共同遵守的规则、划定网络言行的边界。加快网络信息立法是人大必须对人民的一种交代。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我们今天强调网络安全需要建立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应该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一种是法律规范体系,网络要靠这个体系保证它的安宁、和谐,而这都是文化的成果、文化的凝聚作用。
(1)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什么说“加快网络信息立法是人大对人民的一种交代”。
(2)结合文化作用的知识点,谈谈材料二为什么说网络的安宁和谐是文化的成果、文化的凝聚作用。
材料一:为落实“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文化引领”的发展理念,广东某市市委提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号召,并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询意见和建议。根据市委的部署,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某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草案),召开专家咨询会和组织“我为规划提建议”的活动,广纳民意,汇聚民智。
材料二: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估标准》,某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坚持为民造福的理念,制定出《某市历史文化名城评估细则》,开展文物普查,划分历史文化街区,对所涉及的项目进行整治、修缮,尽最大努力保护和彰显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执政和决策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制定《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
(2)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该市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问题上,是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某市历史文化名城评估细则》制定的理解。
材料一:2009-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中国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
材料二:“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增加到16%。在日益加快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供给不足等。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材料三:我国的传统是养儿防老、家庭养老,这个传统是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对熟悉环境的眷恋,也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体现。我国政府出台的“9073”养老政策符合我国老龄化特点和老年人居住意愿,所谓“9073”,即90%的老人居家或社区养老,7%的老人接受社区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发展老龄事业、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
(3)结合材料三,分析 “9073”养老政策体现了“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哪些知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西部9个省区市和东部5个省。为了实施这一构想,国家将加大对上述区域内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城乡均衡发展,推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材料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一带一路”提出的经济背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国家财政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知识,阐释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相关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8月30日表决通过了修改预算法的决定。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举债规模必须由国务院报请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这次预算法的修订除了广泛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外,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材料二:敢不敢拿出革自己命的勇气,拿自己开刀,是衡量真假改革者的试金石。这一次财政预算计划的制定在“向自己开刀”上作了很好的示范。从自己改起,限制自身的权力,这就是勇气。如果说以前的改革需要突破观念禁区的勇气,那么如今的改革需要的就是突破利益障碍的勇气。思想解放运动之后,最需要的就是突破既得利益的障碍:享受特权的人,有没有勇气让渡不正当利益?有着腐败机会的人,会不会将自己置于阳光之下接受监督?改革者有勇气,国家才有朝气,人民才有福气,国家需要有勇气有智慧的改革者引领前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预算法的修订如何体现了人大制度的民主集中制。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原理和方法论,分析材料二观点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角度,说明财政预算体系改革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