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
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⑴ ⑵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水调歌头》一词,完成小遂。(4分)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文中划线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能说说此旬表达了苏轼什么感情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人对月亮歌之咏之,祭之拜之,你能写出两个月亮的别称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昌阻风
方泽唐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历来为后人所赞赏,试分析其妙处。
阅读与欣赏
阅读武元衡的一首诗《春兴》,回答问题。
春兴(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诗中_ 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苏轼的《定风波》一诗,完成第7题。
定风波·三月七日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②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②芒鞋:草鞋。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写出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2分)
“也无风雨也无晴”“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诗句),两句诗中的“风雨”既是实指,也是隐喻。联系背景分别指出“风雨”的喻意。(2分)
下列哪一项表达的情感态度与苏轼相似。(2分)
A.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唐 白居易《醉歌》) |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 晏殊《浣溪沙》) |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
D.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
阅读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完成小题。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①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②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⑴画线句子对景物的描写向来因生动奇巧而备受推崇,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画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划线的诗句所表现的景象。
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