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国庆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军对此很感兴趣,于是,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 ① 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 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⑴ 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⑵ 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⑴ 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
小军的依据是: ;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帮助设计一个证明Na2CO3不存在的实验。从资料中查阅知道: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反应后试管中的剩余物加适量的稀盐酸,并将可能产生的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若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无此现象 |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
⑵ 小军从资料中查阅知道:若向含有OH—的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就会出现红色。于是他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剩余物中含有 (写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分) “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写出生石灰(CaO)在“旺旺雪饼”袋内作干燥剂的过程中发生的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
(2)我对“旺旺雪饼”袋内的一小袋干燥剂作进一步的探究,将一小袋干燥剂倒入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搅拌,观察到仍有较多不溶固体。我猜想不溶固体是碳酸钙,并用实验证实这一猜想是正确的,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过滤取出不溶固体,将不溶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然后将,观察到的现象是,证明不溶固体是碳酸钙。
(8分)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加碘盐”、“叶绿素锌钠盐”、“低钠盐”等。某种低钠盐由NaCl、KCl、MgSO4三种物质组成,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低钠盐的组成:
(1)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
(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是;
(3)能证明步骤②加入的BaCl2溶液已足量的方法是;
(4)所取的低钠盐样品为10g,实验测得白色沉淀A的质量为2.33g,则10g低钠盐中含有MgSO4g。
已知有一白色粉末是由NaCl、Na2SO4、Na2CO3、CuSO4、Zn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欲探究这一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①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发生;
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所得现象,可推测这一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可能含有。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 |
你的猜想正确 |
【反思拓展】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
道?。
小立在家洗衣服时,发现一瓶刚过期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还有漂白作用产生了疑问。于是将其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①制取漂白液的原理:Cl2+2NaOH==NaClO+NaCl+H2O,起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NaClO在空气中很快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提出问题】刚过期的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该小组的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该漂白液于烧杯中,。 |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
小组同学对失效后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很感兴趣,纷纷提出猜想并作进一步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含有NaCl
猜想2:含有NaCl、Na2CO3
猜想3:含有NaCl、Na2CO3、NaOH
【设计方案】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向该漂白液中滴入几滴,如果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就能验证猜想不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验证另两个猜想,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
预期实验现象 |
实验目的或预期结论 |
步骤①;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静置,观察 |
产生白色沉淀 |
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步骤②:取上层清液于试中,,观察 |
结论:该漂白液中含有,猜想成立。 |
最后,他们综合小组同学的设计,经实验得出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