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研究主题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 |
B.关注人于人之间的关系 |
C.热衷于考察和认识社会问题 |
D.提出“知识就是道德”的伦理思想 |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领域的生产关系经历了多次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能够确切反映上述变化的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土地所有制 |
B.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 |
C.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 |
D.集体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
B.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
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 |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 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
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 | 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
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 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
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
B.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
C.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
D.经济形态⑤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