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Fe3+、Al3+、Fe2+、Mg2+、Cu2+、NH4+、K+、CO32-、SO42-等离子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图所示:
在第③个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有
图所示的相互关系。据此可知:
⑴在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为满足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的要求,一般可溶解两
种常见物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___和_________。
⑶写出第③个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 ______
。
如图是甲同学设计的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_(填“A”或“B”)处的酒精灯。
(2)洗气瓶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灯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提出甲设计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B而将尾气导管口旋转到A的火焰上即可,乙同学设计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质疑CO能否使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其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应先通过澄清石灰水以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试对此做出评价,你认为丙的设计________(填“必要”或“不必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丁同学认为甲设计的装置中尾气处理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请你为丁同学设计一种合理的尾气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如图装置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________,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 :沉淀A:沉淀B:
⑵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⑶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杂质。
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I II
⑴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b. c.
⑵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填序号)
⑶若利用装置I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处。冷凝水由(填f或g)口通入,口流出。
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①图中的错误是。除了图中给出的的仪器和分析天平外,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
②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g
③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
B.准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
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
CCl4和蒸馏水都是无色溶液,请按下列要求用实验方法鉴别:
(1)只允许用一种试剂:用两支试管分别取出少量的CCl4和蒸馏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的单质碘,振荡,呈紫红色的液体是__________,呈棕黄色的液体是__________。
(2)不用任何试剂:用试管取出少量的其中一种液体,再加入另外一种液体,下层液体是__________,上层液体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