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 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 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 罗马法的基础 ④ 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A.三纲五常 | B.格物致知 |
C.发明本心 | D.经世致用 |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则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
B.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
D.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
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A.儒家、道家 | B.儒家、墨家 |
C.法家、儒家 | D.法家、墨家 |
“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以上材料评价的是
A.孔子“仁”的思想 | B.墨子“兼爱”思想 |
C.孟子的“性善说” | D.陆九渊“心学” 思想 |
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最为一致的是
A.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
C.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
D.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