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当知识经济逐渐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在15年前,世界富豪的前10名几乎全是石油大王、制造业大王,而现在,排在前10名的世界富豪中,一半以上从事的是与高科技相关的产业。1997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美400富豪榜上,22人来自电脑与软件业,52人来自金融业,53人来自信息传播业,来自制造业的只有30人,来自自然资源业的也只有27人。前六位富豪中有五位是计算机和软件人士靠知识致富的,比尔·盖茨已连续五年稳坐世界首富的交椅。
摘自《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在国际水平分工中,自然资源作用下降,科技因素起决定作用,这种以科技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使世界各国均被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比如,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型喷气客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家的110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其中外国企业提供的产品重量占飞机结构件总重量的70%。
摘自《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三:据有关报告,1997年全球科研经费总额为1.8万美亿元,比1992年的1.3万亿美元增加了5000亿,增长率比全球经济增长率高出27%。其中美国、日本以人均科研经费1207美元和854美元分列前两位。
摘自《大趋势》
请回答:
(1)知识经济是什么时间出现的?最行出现在哪个国家?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在知识经济兴起条件下出现的经济新现象。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知识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具有的优势。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l870年回到香港后,王韬与友人黄平甫集资购得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组成中华印务总局,接着便创办了《循环日报》。晚年曾担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创办弢园书局,并尽其余力从事著述,刊行了《经学辑要》《西学辑存》等书,继续致力于改良主义和西方科技知识的宣传介绍。1897年病逝,王韬走完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王韬的这些著作为国人载来从古希腊到19世纪帝国主义战争期间世界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新闻、教育、民俗等各种新知,从其论点和阐述中可以看到王韬的人生轨迹:“他的一生深深地卷入了中国从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变的过程中,他生活在四书五经的氛围中,是在这种传统文化中生长和受到教育的。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很快突破了那种狭窄地域,大胆地跨进了那些因被西方侵略而形成的新区域,他在上海和香港的几乎所有成年的五十五年生活中,在输入西方文化并使之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近代风云人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作者是怎样评价王韬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9分)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明治宪法,又名大日本帝国宪法,颁行于l889年,是日本的首部现代宪法。在明治维新时期获通过,是根据普鲁士模式建立出来的一套君主立宪制。在该宪法中,天皇是一位活跃的统治者并拥有相当的政治权力,但国家财政预算的批核权力却在国会手上。
现行的《日本国宪法》自1947年5月3日起实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它规定,日本国实行以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日本国国家议会称国会,由众、参两院组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众议院,定员480名,任期4年。国会可通过内阁不信任案,首相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
——整理自《日本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l947年日本昭和宪法与日本l889年宪法的不同。(4分)
(2)材料中的规定体现了日本现行宪法的哪些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最重科,上下隔闲人心涣。l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材料二夫守祖宗之成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易其法,而能保其地,孰为得失?狃中国之体制,而不能保中国之民,与稍变其制,而能保其民,孰为轻重?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郑观应、康有为二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8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驳斥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哪些主张体现了康有为的阶级局限性?反映的实质是什么?(5分)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
——摘编自《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均田制把土地划分为生产谷物的露田;栽植桑、榆、果木的桑榆田;植麻的麻田;造屋和种菜的园宅田;备休耕的倍田。明确规定各类土地的用途,适合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独立生产者具有的各种生产机能以及农业和手工业直接结合的情况。重视以粮食生产为主,开展桑、麻、榆、果、菜多种经营,以满足对农副产品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把北魏初年农业和畜牧业结合的社会经济结构,改造成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加快了拓跋族汉化的过程,对民族融合起到催化作用。
——摘编自《北魏均田制中的经济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均田制蕴含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二,分析均田制的推广对北魏社会产生的影响。

(25分)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l20年祭,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两次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也令人不断追思以受到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9年曾被派往中国大陆从事谍报侦查的小川又次,于明治二十年(1887)向当局提交的《征讨清国策案》总结道:(清朝)“近来虽然虚张声势,频繁谋求扩张军备。但尚未达到杜绝百弊之源、布设铁路、采用义务兵役之日,决不能称作真正之强国。”“清国岁入总计一亿二千五百万圆有余。……拥有本邦十倍面积、人口之大国,其岁入不足本邦一倍,其财政困难可想而知。”“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可惜的是,“今日清国之人民,……乃无智愚昧之人民”,“不知爱国为何物”。
——腾讯网“短史记”2014年7月8日第l91期《甲午前日军如何评估清朝战力》
清廷在洋务运动时期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这与现代海军集中建设、使用的要求格格不入。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
——摘自德阳晚报《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
材料二 今年是甲午年。l20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
——2014年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的谈话
材料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表示,中日关系近几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入新的转折期,这个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中日在双边关系的原点上出现了分歧。中方认为,l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标就是中日两国要正视历史,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但从2006年起,日本方面却认为互惠是目的,友好是实现互惠的手段;其次,中日对战略互惠的理解上存在差异。2008年中日双方确立了战略互惠关系,中方重视战略互信和互惠并重,日本更重视互惠,更趋利;第三,这一轮中日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历史问题加岛屿争端,是一个叠加共振的局面。安全和军事防务问题也成了影响两国关系的新热点。
李薇认为,日本不一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但是不能正视历史的民族是不会让人放心、被人接纳的。
——中国青年报《日不一定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中日不会再战》(2014年7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材料二中习近平所说的甲午战争“给两岸同胞留下了剜心之痛”的含义是什么?习近平发表该谈话的意图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中国应怎样把握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