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的所有夹持仪器均已省略)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④⑤的名称④ ,⑤ 。
(2)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图A的装置,并用仪器③收集氧气。其中,仪器①中盛放的试剂应为 ,此法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请补充完整A中集气瓶中的导管。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B~G中选择仪器,组装发生装置,要求能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你的正确选择为(填字母)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通常用如右图所示的洗气装置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洗气瓶里面填装的药品可以是: (填字母)。
A.澄清石灰水 B.紫色石蕊溶液 C.水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如选用右图装置来收集CO2,则气体应从 端(填“a”或“b”)进入。
在实验室,有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五种物质(均为纯净物)失去标签,它们均为白色粉末。现将药品分别标记为A、B、C、D、E,化学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鉴别出这些物质。
【查阅资料】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五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五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五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E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 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取B、C、D的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只有B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取A、C、D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A、C显红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步骤1得出E为;
(2)步骤3中,D的现象是;
(3)根据该化学小组的实验,除E外其余四种白色粉末有部分也可以确定,分别是;(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4)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实验反思】“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化学小组同学预测的只有一只试管中有固体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滨同学设计了实验,以探究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实验,震荡.
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由此得出结论 ;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为 ;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现象:充分加热后,大试管口有.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
小试管中的现象..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白色固体.
验证:(1)请你帮小滨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往试管中滴加 |
(2)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应用】试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针对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请结合下图所示常用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配制溶液:若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双氧水溶液,需要30%的双氧水溶液g,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mL。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填仪器名称)加水至所需刻度。
(2)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在如图所示的标签内填入试剂瓶所贴标签的内容。
(3)选仪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填序号)组合,从所选的装置组合中选择一种仪器,写出它的名称,简要说出它的用途。
(4)实验步骤:
①检查氧气发生装置的。
②先往容器中装入固体粉末,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再装入液体试剂。
③收集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验满的方法是利用氧气具有的性质。
(5)回收处理:把氧气发生装置容器内的残留物经(写操作名称)、洗涤、干燥回收二氧化锰。
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猜想】猜想①:该化肥是NH4Cl,
猜想②:该化肥是,
猜想③:该化肥是NH4HCO3,
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1),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2)中溶液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不成立。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图2)中的溶液,若,则猜想①成立;若,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填写空格:
(1)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钉):
①甲同学认为:试管A发生的现象就能够说明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认为必须全面观察试管_________(填试管编号)发生的现象,并经过科学严谨的推理,才能得出上述结论。
②试管D和E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究铁在_______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
③为防止金属锈蚀,除了采用覆盖保护膜等措施以外,还可以制成合金。这是因为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其组成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____________的变化。
(2)某同学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的同学认为这种方案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