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凌青(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从当时双方的兵力来看,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清军总兵力约80万,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常备军,而当时英国陆军只有10万人。英国只出动了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庞大的清王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领导人是谁?
(2)材料二反映鸦片战争时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战败了?
(3)鸦片战争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4)面对毒品的危害,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元朝时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假如你是他的翻译兼顾问,请你帮他解答如下疑问:
(1)马可·波罗就许衡《鲁斋遗书》中“国家仍处溯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的观点,提出了疑问:忽必烈为什么要仿效汉法改制?
(2)忽必烈即位后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说明了忽必烈推行什么政策?他还设立了什么机构来专门管理?
(3)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游历,经常看到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人结婚的场景,你能告诉他这种情况导致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4)“56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中描述了中国元朝“一家”高度发达的文明,马可·波罗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你能猜猜元文明高度发达的背后包含着什么道理吗?

观察下列图片

(1)如图都是唐朝时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是谁?
(2)他们分别是什么时期展开对外活动的?
(3)他们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实行什么政策?
(4)这种对外政策具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恩格斯曾说:“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传入阿拉伯的火药以及印刷术都是中国唐代发明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唐代时发明的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四大发明传播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是谁?
材料二: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石拱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把人类造桥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它体现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古代文化成就的结晶。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平拱石桥是什么桥?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些科技发明反映了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风貌?

材料一:唐太宗说:“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原因。 (2分)
(2)唐太宗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请举一例说明。
材料二: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3)唐太宗在政治、经济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从而促使“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4)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唐太宗的历史地位。

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我们应知道,此歌是歌颂一位中国伟人。
请回答:
(1)歌中的老人指的是谁?
(2)根据歌词回忆,1979年,1992年分别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重大影响?
(3)在这位老人故去的1997年和1999年我国又发生了两件与他有关的事件,分别是什么事情?它与我国在七,八十年的提出哪一项具体措施有关?你能说说它的内容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