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的经济学家杰文斯1865年曾这样描述: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
请回答:
(1)英国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的地位?
(2)英国与北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是什么关系?
(3)有人说“英国成为19世纪的世界霸主,离不开两次革命”,你知道是哪两次革命吗?这两个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你知道图中A、B、C的三位历史人物是谁吗?
(2)B和C两位人物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人物A参与了近代史上的哪个战争?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他们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右图是殷墟遗址

(1)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与哪一国王迁都有直接关系?(3分)
【文物中的历史】

(2)图A.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这些图案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3分)
(3)图B.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青铜文明铸造在这个朝代有何重大发展?(3分)
(4)图C.中的文物是什么?它在青铜文明史上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2分)
(5)上述图片都是在同一个朝代出现的,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2分)除上述内容外,对这个朝代你还知道哪些内容?(最少写出两项)(2分)

洪涝灾害一直以来都是阻碍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的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7日我国长江三角洲受到台风“菲特”肆虐,浙江省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水灾。
(1)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请你说说河姆渡先民在原始农业和房屋样式上的主要特征。(4分)
材料二:相传尧舜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鲧用“堵”的方法治水,结果水灾闹得更凶了。
(2)鲧治水没有成功,这一历史任务是谁完成的?他采取的新措施是什么?举出反映他优秀品质的成语一例。(6分)
材料三:这是修筑在岷江中游,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水利工程。

(3)这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水利工程?谁主持修建的?(6分)
(4)请说出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4分)
(5)你认为今天应该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4分)

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请你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
(1)老马识途(2)退避三舍(3)问鼎中原
(4)卧薪尝胆(5)纸上谈兵(6)破釜沉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猛烈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下面组图的变化:

材料二: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政府的各个部门仍沿用着前清官场的旧称呼,孙中山认为“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他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的“先生”“君”是中国固有的称呼,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用。从此,这些称呼很快就在社会交往中流行起来。
请回答:
(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组图,图中的人物主要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发生的变化?
(2)材料二中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观念?
(3)请你说出近代社会习俗的一些其他变化的一个例子?并且找到除材料二以外其他的变化原因吗?
(4)当今社会,一些中学生将自己的头发染成黄色、红色或其他颜色,他们认为这属于个性张扬,与世界接轨,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