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材料二 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材料三 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是主战场。战线主要分为东线,西线和南线。 其中西线因为先进科技发明的使用最惨烈。                    ——摘自《环球网》
(1)依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的经济发展有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析材料二所指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后首先挑起战争的是哪一个国家?
(3)材料三中,“西线最惨烈”的代表性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战争的发展有何影响?
(4)你认为造成国家间矛盾较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场景出现是哪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此次革命颁布的限制王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此次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哪一政体形式?
(2)图二自由女神像左手拿一铜板,铜板上刻着“1776.7.4.”,这一天美国发表的文献有何历史意义?领导美国赢得独立的领导人是谁?美国的这次革命曾得到了哪一国家的支持?
(3)图三罗伯斯庇尔是哪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这次大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4)根据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

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否则划“╳”。





图1:1851年英国
伦敦世博会
图2:1904年美国
圣路易斯世博会
图3:1958年比利时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图4:2010年中国
上海世博会


(1)图1内容展示的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图2内容展示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革命的发明大王是瓦特。
(3)图3是这届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原子球”,原子时代大门是由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打开的。
(4)图4中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在增强。
(5)四幅图片都展示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都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6)“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能危害人类的生存。

中美关系。
【回眸历史——近现代中美关系】
材料一
近现代中美关系的变化

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美国曾多次伙同他国一起侵略中国并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请问:美国等八国侵华最后迫使中国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材料一回答,中美两国曾在1945年以前实现过一次合作,这次合作取得的最伟大成绩是什么?美国哪位总统访问中国,促使了中美关系由紧张趋向缓和并最终促成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分析“近现代史上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我们发现1840-1949年中美关系特征为:中国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美国处于侵略中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地位。据此,请结合中国当时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关注现在——当今中美关系】
材料二
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在2015年2月5日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全国祈祷早餐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演讲时称达赖喇嘛是他的“好朋友”。(法新社)
材料三
4月7日,美国联邦众议院通过所谓“2014年确认‘台湾关系法’与军舰移转法案”,要求政府应对台出售巡防舰。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中方要求美国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不要损害中美关系,不要让中美关系曲折发展。
请回答:
(4)2014年,奥巴马在海牙会见习近平时重申,在台湾问题上美方的立场没有变化。那么,自两国建交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二、三回答,影响“中美关系曲折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美国“允许达赖访美”、“对台军售”对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有什么危害?
【展望未来——发展中美关系】
材料四
中国是美国公司出口的最大增长市场。“无论中国和美国都没法承受紧张的中美关系,我们相互需要,无论是在气候问题还是全球金融危机上。”美国投资银行家道格拉斯·帕尔说。
请回答:
(6)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请你为“没法承受紧张的中美关系”提出建设性意见。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备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紊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材料三

材料四
2015年年初,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在访华中,宣布加强阿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一系列协议,却遭到国内一些人批评。但她说,批评中国的人“愚蠢且思维狭隘”,我们怎么能不理拥有 13亿人口、全球最大规模经济体的国家呢?
——摘编自新华网文
(1)材料一中“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是哪场革命?这场革命在陆路交通领域上的突出成就是发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外界完全隔离是因为当时清政府实行怎样的政策?英国“迫使天朝帝国(中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暴力是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你觉得我国该怎样应对这种趋势,以更好的实现中国梦?

中国历朝均重视思想文化的统一,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朝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这样,清朝统治者强化了集权统治,阻碍了清朝学术文化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1)给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在位时,为加强思想控制曾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明朝初期,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这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最终在哪一年被废除?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是清朝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什么措施?这项措施对中国学术文化发展产生了什么危害?
(4)根据题干和材料回答,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重视思想文化控制,其目的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