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
英国 |
法国 |
美国 |
德国 |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
1 |
2 |
3 |
4 |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
3 |
4 |
1 |
2 |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
1 |
2 |
4 |
5 |
材料二 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材料三 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是主战场。战线主要分为东线,西线和南线。 其中西线因为先进科技发明的使用最惨烈。 ——摘自《环球网》
(1)依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的经济发展有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析材料二所指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后首先挑起战争的是哪一个国家?
(3)材料三中,“西线最惨烈”的代表性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战争的发展有何影响?
(4)你认为造成国家间矛盾较量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我们通过下图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图 |
问题探究 |
![]() ![]() --岳麓书社《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①"北京人"遗址 |
写出北京人生活距今的年代及一个反映他们生活状况的例子。 |
②都江堰 |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谁主持修筑的? |
③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
曲阜是孔子故里。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 |
④明孝陵 |
明孝陵是明朝建立的陵墓。写出明朝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 |
(2)请你谈谈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并提出一条保护建议。 |
"民主"是无数先贤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党的十八大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根据要求,回答问题。(I分)
(1)许多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不断前行。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①材料中伏尔泰提出了什么观点?他生活的时代被后人称为什么时代?②陈独秀提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伏尔泰和陈独秀的共同贡献是什么。(2)许多人为建立民主制度做出了贡献。(2)(2)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①材料反映了《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该法案的颁布,使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制度?②华盛顿认为新政府有何作用?写出这个政府建立的前提条件。美国人是如何赞誉华盛顿的?
(3)今天,我们的使命就是践行民主。根据上述民主的演变史,概括民主的本质。
2014年,在亚信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某小组以"合作"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该小组的研究成果(部分)和要求,回答问题。
(签字国)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
(1)合作即团结。写出下列史料"三国同盟"中位于欧洲的国名。概括史料的主要观点。例举两个史实,说明该观点得到了贯彻执行。
(2)合作即和平。周恩来在右图会议上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体现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原则?
(3)合作即发展。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注:六国为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六个国家)。写出1952年,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慨括统计表反映的经济趋势。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99年,以六国为核心的欧盟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措施?
(4)合作是当前国际关系的必然趋势。写出决定这一趋势的经济和科技因素。
为进行"寻根"教育,某校开展"搜寻记忆--我写家史"主题活动。请根据小明同学的活动过程,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与爷爷访谈。爷爷出生于1940年,随着小明的提问,他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流离失所"是9岁前爷爷的最大感受,他说在9岁前有一次安居的机会,但很快失去了这次机会。拥有这次"机会"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又"失去了这次机会"?
(2)解读爷爷的"宝贝"。下列是小明爷爷珍藏的部分"宝贝"。写出图一宣传的历史事件。爷爷获奖来之不易,此前3年我国经济总体特征是什么?写出图三反映历史事件的指早方针。门分)
(3)"我写家史"。小明拟以《时代的脉搏》为题写家史。其中有"1979年一走进新时代""1984年一连云港的机遇""1994年一大伯成为公司经理"等语句。分别写出这三个语旬体现的国家政策。
(4)反思活动过程。上述过程告诉我们应怎样写好"家史"?
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请仔细观察、比较下列两幅地图,探究以下问题。
【史实回顾】
(1)阿拉伯数字通过图的商路传入欧洲,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通过图的商路传入中国。
【对比分析】
(2)对比两幅地图,提取两个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深入探究】
(3)从图1到图2商路的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呈现出什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