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小学一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遗传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苏剧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表现型
96届
97届
98届
99届








甲性状
有耳垂
302
300
411
322
338
248
312
223
无耳垂
110
98
126
111
108
80
102
75
乙性状
正常
404
398
524
432
436
328
402
298
患者
8
0
13
1
6
0
12
0

(注:甲性状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性状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1)从上述表格中可总结出的遗传现象有①  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在遗传调查中发现,某男生表现为有耳垂且是乙性状患者,其父母表现为有耳垂且乙性状正常,该男孩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父亲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母亲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中还发现一男生患有色盲,其同胞姐姐患有白化病,起家族系谱图如下:

若7和9婚配,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大约在200个表现型正常的人群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人,与一个无亲缘关系的男人婚配。他们所有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回答:

实验组别
亲本的处理方法
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
紫色子叶
白色子叶
实验一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粒
0
实验二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
405粒
实验三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297粒
101粒

(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乙植株的基因型为,丙植株的基因型为
(2)实验三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粒。

已知水稻的光效(光能利用效率)由一对基因(A、a)控制,抗病性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纯合低光效抗病水稻(甲),经辐射处理后得到水稻(乙),乙自交,F1中低光效抗病水稻与高光效抗病水稻的比例接近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辐射处理使控制___________性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突变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辐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__________。
(2)用乙培育高光效抗病水稻新品种,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才能提高子代中高光效抗病水稻个体比例,其比例为______。
(3)若要使水稻的高光效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表达,从理论上讲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若该高光效基因在玉米植株中成功表达,且表达水平与水稻相同,则在高温条件下其光能利用效率应________(高于、等于、低于)高光效水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图,回答与植物激素有关的问题。

(1)将上述三组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置于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以说明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2)为了排除C组中羊毛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还需增加D组实验,处理措施是_____
,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
(3)顶端优势现象可说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A组幼苗侧芽处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实验结果与B组的结果相似,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谷氨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常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但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不耐高糖,且产量不高,科研人员运用有关生物技术手段,使一部分谷氨酸棒状杆菌转化成了耐高糖且产量高的菌株。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加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可筛选出耐高糖的菌株;如果要检测上述菌株是否被大肠杆菌污染,可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__试剂进行鉴别。

(2)生产谷氨酸时,为延长稳定期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谷氨酸的积累会限制谷氨酸产量的提高,是因为谷氨酸棒状杆菌存在酶__________的调节方式。为提高谷氨酸产量,常用的方法是增大__________的通透性。
(3)生产上接种上述优良菌株前,应先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进行_________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发现谷氨酸棒状杆菌大量繁殖,但是谷氨酸的产量却很低,原因可能是没有及时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技术改进后又检测到代谢产物中有大量的乳酸,其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回答问题:

(1)若上图表示在A点对应的时间突然停止光照,某绿色植物体内C3和C5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则表示C5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

(2)若上图表示酵母菌随O2浓度增加,不同呼吸类型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则曲线Ⅱ代表的呼吸类型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当O2浓度为图中B点所对应的浓度时,有氧呼吸葡萄糖消耗量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无氧呼吸。
(3)若上图表示用乙烯催熟香蕉过程中,葡萄糖和淀粉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用斐林试剂检测香蕉中葡萄糖的含量,则在图中_____点时砖红色沉淀的颜色最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