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一正方形单匝线框abcd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线框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该处空间存在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其右边界MN平行于ab,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要求:
(1)若线框保持静止,求在时间t0内产生的焦耳热;
(2)若线框从零时刻起,在一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经过时间t0线框cd边刚要离开边界MN.求在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
(3)在(2)的情形下,为使线框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仍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求线框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水平速度v0滑上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车上,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车足够长。求:
(1).小物块相对小车静止时的速度;
(2).从小物块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所经历的时间;
(3).从小物块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时,系统产生的热量和物块相对小车滑行的距离。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水平段长l=3m,两皮带轮半径均为r =5cm,距地面高度h=3.2m,此时传送带静止。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可看成质点的小物体以v0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从传送带的右端飞出做平抛运动,水平射程是1.6m。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g=10m/s2。求:
(1)物体的初速度;
(2)保持其它条件不变,为使物块作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最大,则皮带轮至少应以多大的角速度转动?
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速度传感器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g=10m/s2。求:
(1)物块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1、a2,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x;
(2)斜面的倾角θ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可认为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的圆形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喷气发动机工作)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椭圆轨道的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在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经过B点再次点火实施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远地点B在同步轨道上),如图所示。两次点火过程都是使卫星沿切向方向加速,并且点火时间很短。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卫星在圆形轨道运行接近A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3)卫星同步轨道距地面的高度。
几位同学探究“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他们用细线吊着一小铁球,使小铁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他们用仪器测出下列物理量:小铁球质量m,悬点O到球心距离L,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铁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的大小;
(2)小铁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
(3)小铁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