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酸牛奶中含有乳酸,其结构为
(1)乳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 ②酯化反应 ③水解反应 ④消去反应 ⑤加聚反应 ⑥中和反应
(2)乳酸自身在不同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酯,其中式量最小的酯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原理        ,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酯的结构简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化合物:①NaCl②NaOH③HCl④NH4Cl⑤CH3COONa⑥CH3COOH⑦NH3·H2O⑧H2O,回答下列问题。
(1)NH4Cl溶液显__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2)常温下,pH=11的CH3COONa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OH)=__________,在pH=3的CH3COOH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________。
(3)已知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2OH3O+OH ΔH>0,现欲使平衡向右移动,且所得溶液显酸性,可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 B.向水中加Na2CO3固体
C.加热至100℃[其中c(H+)=1×10–6 mol·L–1] D.向水中加入(NH4)2SO4固体

(4)若将等pH、等体积的②NaOH和⑦NH3·H2O分别加水稀释m倍、n倍,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等,则m______n(填“<”、“>”或“=”)。
(5)除⑧H2O外,若其余7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这7种溶液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某课外小组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对原电池和电解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请回答:
I.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
(1)N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2)实验过程中,SO42-(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
II.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实验过程中,两极均有气体产生,Y极区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查阅资料发现,高铁酸根(FeO42-)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3)电解过程中,X极区溶液的pH(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4)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 - 6e- + 8OH-=FeO42- + 4H2O和4OH- - 4e-=2H2O + O2↑, 若在X极收集到672 mL气体,在Y极收集到168 mL气体(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则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少g。
(5)在碱性锌电池中,用高铁酸钾作为正极材料,电池反应为:2K2FeO4 + 3Zn=Fe2O3 +ZnO +2K2ZnO2
该电池正极发生的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6)Ag2O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电池放电时正极的Ag2O2转化为Ag,负极的Zn转化为K2Zn(OH)4,写出该电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池是 (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
(2)A(石墨)电极的名称是__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
(3)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乙池中B(Ag)极质量增加5.4 g,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_L(标准状况),此时丙池中电极(填“C”或“D”)析出1.6 g某金属,则丙池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

A.MgSO4 B.CuSO4 C.NaCl D.AgNO3

N和B元素在化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1)写出与N元素同主族的As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B、N和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N元素与B元素的氟化物化学式相似,均为AB3型,但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很大不同,其中NF3的分子空间构型为,BF3的分子空间构型为
(3)NaN3是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合成过程中的中间活性物质,NaN 3也可用于汽车的保护气囊。3 mol NaN 3受撞击会生成4 mol N2气体和一种离子化合物A。
①请写出上述NaN3撞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电子云的重叠方式判断:N2分子与NH3分子中σ键数目之比为

(10分)在Na浓度为0.5 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 Ag Mg2 Ba2
阴离子
NO CO SiO SO

现取该溶液100 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 L气体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 g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阴离子
NO
CO
SiO
SO
c/(mol·L-1)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