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6分)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食品发生霉变的现象,造成经济损失和身体伤害。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用品:滴管、自来水、纸盘、透明塑料袋、未加防腐剂的新鲜面包等。
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甲组的实验设计方案,你分析他们小组可能要提出什么探究性问题?
(2)根据生活经验,请你推测甲组实验中最先长出霉菌的是        (填序号)。
(3)该小组同学原本要利用乙组实验来探究常温下水分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但在实验设计时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们改正过来,并说明理由。
(4)通过探究活动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你认为霉菌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
(5)为了防止家中食品发生霉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同学在学校“种植基地”里种植玉米,并进行观察和研究。下图是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及部分结构示意图。


1)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储藏在_____中。

2)玉米播种前要适度松土,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_____

3)玉米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请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写出一条能提高玉米产量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

4)玉米的花为单性花。自然状态下,常因传粉不足,导致成熟的玉米果穗上有缺粒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玉米开花时,同学们常常要对玉米进行_____

5)已知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一株非甜玉米与另一株非甜玉米杂交,后代既有非甜玉米,也有甜玉米,推测后代中非甜玉米的基因组成是_____(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小韩同学在购买的酸奶包装袋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若发现胀袋或包装破损,请勿食用”。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胀袋的原因是: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酸奶后,在缺氧环境中产生了气体。随后,小韩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验证酵母菌在缺氧环境中会产生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

(2)为使实验结果准确,甲乙两组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排出瓶内的空气,且所加酸奶的体积应该_____。

(3)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甲乙两组气球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则实验验证成功。

(4)酵母菌可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来繁殖后代。小韩同学将酸奶放在冰箱内储存以防止胀袋,其原理是_____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为助力乡村振兴,资阳的安岳和乐至县,调整产业结构、扶持蚕桑基地建设。蚕的食物主要是桑叶,兴趣小组同学对蚕取食桑叶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产生了疑问。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

(1)提出问题:蚕只吃桑叶,而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

(3)制订计划:

实验用蚕的来源:①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出的小蚕。该实验选②而不选①来源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变量:_____。

(5)每一组蚕的数量最好选择 10 只而不是 1 只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6)实施计划:(略)。

(7)得出结论:如果你的实验结果与你的假设相吻合,那么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小明是个爱钻研的学生,他利用矿泉水瓶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请仔细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将 A 装置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叶片进行了_____作用。同时发现叶脉变红,说明水分可以通过输导组织中的_____运输到叶片。

(2) B 装置中萌发的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产生的_____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将 B 装置中的气体通入到 C 装置清水中,再将 C 装置塑料瓶稍捏扁,关上输液器开关,拧紧瓶盖。光照 3 4 小时后, C 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气体是_____,该气体是金鱼藻在_____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一)某校学生发现自家贮存大豆的粮仓被鼠虫破坏,种子还能萌发吗?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被鼠虫破坏的大豆种子50粒为甲组,选取子粒饱满的大豆种子100粒平均分为乙、丙两组,然后进行实验(除探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活动可以构成_____组对照实验。

(2)乙、丙两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

(3)甲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_____(种子休眠除外)。

(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丙组实验的种子进行后续观察,记录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如图甲所示(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绘制了X、Y两条曲线,如图乙所示(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称为细胞干重,细胞含水时的质量称为细胞鲜重)。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4)图甲中的(一)、(二)阶段对应图乙中X曲线的_____段(用字母表示),此时消耗的有机物来自_____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结构。图乙曲线Y中ef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大豆苗的[_____] _____强于[_____] _____。

(5)农业生产中经常通过“豆粮间作”的种植方式提高产量,是因为大豆根部的_____能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提高土壤肥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