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尝试制作酸奶的步骤: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0 C--430C)→④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⑤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⑥冷藏或食用。
(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 。
(2)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目的是 。
(3)发酵时要将盖密封的原因是 。
(4)产生酸味的原理是 。
(5)为何加酸奶前进行冷却 。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是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
A组 |
4 |
7 |
26 |
0.75 |
B组 |
5 |
9 |
37 |
1.3 |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 ;B组的作用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4)实验中选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青蛙的发育属于 .
(5)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 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 切除,其余条件应与 组相同(填“A”或“B”)。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 ,此实验证明了 ;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的 ,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实验选用黑的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进行 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2)装置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 .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验证一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是否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在锥形瓶装入糖水后,密封瓶口,通过一个弯曲的导气管与瓶身连接,收集锥形瓶里释放的气体并通入烧杯液体中,以此检验气体是否二氧化碳。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⑴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制定计划:
①取A、B两瓶糖水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在A瓶糖水中放进酵母菌,B瓶不放。设置A、B两瓶是为了形成______________。
②密封两个瓶的瓶口,接好导气管。
③在两个烧杯中放进澄清的石灰水。
⑷实施计划:将两组装置放在实验室相同的温度、光照的环境中,等待20分钟。
⑸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能观察到________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会发现它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它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因此,可以借此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
(2)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这些小突起能与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
(3)取两条蚯蚓,一条放在糙纸上,另一条放在有水的平滑玻璃板上,能正常爬行的是放在糙纸上的一条,另一条不能正常爬行的原因是。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能保鲜,另一瓶则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了。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然保鲜的是________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_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实验证实了细菌( )
A.是自然发生的 B.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