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坐汽船浏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1)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人们最关注的动力发明分别是什么?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举出二例说明人们今天仍然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3)材料二给我们提出技术进步与环境恶化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思考?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斗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信息得出的,请在括号内打“√”;违背了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打“×”;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
①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求富”。()
② 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血腥镇压,戊戌变法失败了。( )
③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④ 中国近代化是依次从思想——制度——器物层面推进的。( )
材料二:“……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和革命风潮,以及照搬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新的社会力量”和 “先进理论”分别是指什么?为“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新的社会力量”作了哪些努力?(写出两项即可,2分)
(3)中国人民“为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的探索历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满人)乘中国多事,长驱直入,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们汉族)算得地球上最大的民族,且是地球上最老最文明的民族,到了今天,却成了亡国之民……我们汉人有政权才是有国。假如政权被不同种族的人所把持,那就虽是有国,却已经不是我们汉人的国了。
——《三民主义历史文献选编》
(1)材料一体现了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中哪一方面的内容?其具体内涵是什么?
材料二: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民国合五族而成,凡五族之人,皆如兄弟,合心合力,以为民国之前途着想尽力。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演说词
(2)材料二中孙中山对实现“民族之统一”是如何认识的?
(3)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在推进我国民族观念的形成方面有什么意义?

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诞生于一战期间,解体于20世纪末。70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她的荣辱兴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苏联建立和解体时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2)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都没能使苏联走出困境,最终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3)从苏联的荣辱兴衰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运到其他地方去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二“如果日本进军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丘吉尔
材料三“ 只有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困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斯大林
请回答:
(1)上述言论出自哪几个国家的领导人?
(2)上述言论反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役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二:谈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请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分别是谁的观点?他们当时所面临的任务分别是什么?
(2)它们当选总统后各自颁布了什么法律?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
(3)从历史作用上看,两个人有什么相同之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