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     运走耗尽。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        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          ,该实验的变量是              
(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第二十九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孙宁岳同学凭借“维生素B1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影响”等研究成果获得金奖。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该研究成果,制定了实验方案,探究过程如下表所示(实验的装置相同)。





花盆
花盆甲
花盆乙
花盆丙
适量加入
土壤浸出液

各植入
10株相同的玉米幼苗
每天滴加
2ml含2.5%的维生素B1溶液

2ml含1.5%的维生素B1溶液
每天观察并记录
幼苗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
(1)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2)表格中的①应填 ;②应填
(3)完善探究过程后,预期结果得出结论。
a.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花盆甲、丙中玉米幼苗的平均长势比花盆乙的好,则实验结论是
b.如果实验结论与孙宁岳同学得出的研究成果不相符合,则实验现象是

有一次小华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华觉得很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对叶绿素产生了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 地方培养,把乙放在 地方培养。
(4)该实验预期效果: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绿。(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答­­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填正确或错误)
(3)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其中喂正常食物的一组老鼠起作用。
(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 ①观察 ②调查③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实验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有几个选几个)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实验中,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4株青菜幼苗并编上序号,分别放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见下表),每天定时观察这4株青菜幼苗的生长状况。

青菜幼苗
①号
②号
③号
④号
环境
条件
光照充足,
适量浇水
遮光,
适量浇水
光照充足,
不浇水
光照充足,
大量浇水

请进一步探究,并思考下列问题:
(1)当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可选择______________(填序号)青菜幼苗进行比较,其中实验变量是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号青菜幼苗。
(2)当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时,可选择______________(填序号)青菜幼苗进行比较,其中实验变量是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号青菜幼苗。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在铁盘中央处放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从以上的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实验结论应取平均值,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