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 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他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
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
②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是移到黑暗的一端的
鼠妇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
(2)该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 。小明把纸盒一端做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起 作用;除此之外,其他条件应设置
(填“相同”或“不相同”)。
(3)实验时不能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探究过程中 。
(4)实验完成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散失的。
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A.一次,小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观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
B.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
C.小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
D.小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
E.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科学探究过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是;做出假设是;设计实验是;完成实验是;得出结论是;表达、交流是。
(2)小明设计的实验中放上少许盐一组起__________作用。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在F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某生物学习小组想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于是选用一定数量同一品种的、具有萌发能力的小麦种子,用五个培养皿做了正确的探究实验,其条件、结果如下表
1号 |
2号 |
3号 |
4号 |
5号 |
|
空气 |
充足 |
无 |
? |
充足 |
充足 |
水分 |
适宜 |
? |
无 |
适宜 |
适宜 |
温度 |
25℃ |
25℃ |
25℃ |
0℃ |
25℃ |
光照 |
有 |
有 |
有 |
有 |
无 |
结果 |
萌发 |
不萌发 |
不萌发 |
? |
萌发 |
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1)2号培养皿的水分条件应该是,3号培养皿的空气条件应该是,4号培养皿种子萌发的结果是。
(2)此探究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号。1号与4号对比,实验变量是。
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设计了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
(2)利用酒精加热3只试管至煮沸3~5分钟,其主要目的是。
(3)两组实验中,该同学控制的实验变量分别是;肉汤首先腐败的装置是;保存时间最长的是,原因是。
(4)通过该实验你得出保存食物的方法是。
某水域生态系统由于水体富营养化而使某种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该水域其他生物大量死亡。一位环保工作者发现该水域富营养化很可能与周围居民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关。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含磷洗衣粉是否真是水域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1)探究问题:。
(2)你的假设:。
(3)实验设计:。
(4)实验结论:。
(5)如果水域富营养化真的和含磷洗衣粉有关,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该水域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