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
两次世界大战备忘录古往今来战争不断。在古代,战争充满着强与弱以及不同文明间的矛盾与碰撞。在近代,战争充满着血雨腥风,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无穷的灾难。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到今天,地区性战争的星火仍然没有停息。战争是当前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
战争 |
第一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历时 |
4年 |
6年 |
参战国家 |
30多个 |
60多个 |
卷入人口 |
15亿多 |
17亿 |
伤亡人数 |
3000多万 |
8000多万 |
经济损失 |
3400多亿美元 |
5万亿美元 |
(1)走进近代:在近代,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就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性质、作战范围、三个方面的不同之处作一比较。
(2)对比两次世界大战备忘录:请你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
(3)关注现代与未来:在当前,战争频繁,动荡不已。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当前的国际争端?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更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反映的南方经济状况如何?
(2)材料二反映的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4)南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
请回答:(1)材料一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图,请指出它的出发点:A经过地:B:。两关:C:、D:。
(2)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
(3)如何评价丝绸之路?
(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达到目的了吗?有什么收获?
(5)西域都护府何时设立? 职责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 200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表示,今天与连战荣誉主席再度相见,有着特殊意义。3年前(2005年)的今天我们进行的会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正式会谈。
──中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是由哪两个人发动的?其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推断,“60年”前进行的会谈应是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的什么谈判?当时国共两党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1946年6月,该协定被撕毁,国民党军队对哪个解放区发动了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工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最早使用材料一中耒耜进行农耕生活的我国原始居民有哪些?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 :图二的农具最早出现什么时期?哪项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材料二中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这时期江南的开发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
(4)今天我国要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你认为政府该怎样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朝与汉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大一统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秦汉时期,为推进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起关键作用的是哪两位封建帝王?为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 “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
(2)依据材料分析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两汉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与之不同的是,秦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