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
氢 |
碳 |
氧 |
氯 |
钙 |
铁 |
元素符号 |
H |
C |
O |
Cl |
Ca |
Fe |
(1)若某可燃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
(2)若某还原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它能与一种红色固体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_。
(3)A、B、C、D、E是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其中A为单质,B、C、E为氧化
物,且E常温下为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转化关系)
写出C→A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B→D的化学方程式 。
①1773年和1774年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②后经拉瓦锡确认,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③这就是我们现已熟知的氧气;④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⑤它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⑥但氧气能腐蚀钢铁等金属,使它们生锈;⑦少量氧气能微溶于水。其中叙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两句(填序号,下同);叙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两句。
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四氧化三铁;④高锰酸钾;⑤二氧化碳;⑥自来水中
(1)属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3)属于氧化物的是 ;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一种 氧化,铁生锈是一种 氧化。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其目的是 ,待红磷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下列氮气的性质中,与本实验无关的是: .
A.无色无味 | B.难溶于水 |
C.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D.不与红磷反应 |
(2)如果实验中,打开弹簧夹后,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其原因可能是 .
(3)若将红磷换成蜡烛,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理由是 .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 a 、b仪器的名称: a ,b 。
②实验室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试管口要放 ,目的是 ,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③采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编号),如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④F装置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填“c”或“d”) 端通入。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
(1)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用少量液体时可持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橡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