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用硝酸银和稀硝酸鉴别氯化钠、溴化钾和碳酸钠3种无色溶液 |
B.用溴水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
C.用10 mL量筒准确量取8.00 mL 0.100 mol/L KMnO4溶液 |
D.用电流计、烧杯及稀盐酸等用品可鉴别铁丝和锡丝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复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氨水中加酸,NH4+ 的浓度增大 |
B.合成氨工业中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氨气 |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
D.合成氨控制在500℃左右的温度 |
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A,发生反应:A(气)===2B(气),2B(气)===C(气)+2D(气),测得平衡时A为0.3mol/L,B为0.2mol/L,C为0.5mol/L。最初在容器里加入A的物质的量是()
A.0.6 mol | B.1.8 mol | C.1.2 mol | D.1.5 mol |
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为了使氢气的转化率增大,下列选项中采用的三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降低压强、增加氮气 | B.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 |
C.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加氮气 | D.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分离出部分氨 |
在甲、乙、丙三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里进行CO2(g)+H2(g)===H2O(g)+CO(g)反应,温度相同,起始浓度不同。甲、乙、丙中各物质的量分别为:n(CO2)=n(H2)="a" mol;n(CO2)="a" mol,n(H2)="2a" mol ; n(CO2) =n(H2)=n(H2O)=" a" mol,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乙>甲>丙 | B.甲>丙>乙 | C.乙>丙>甲 | D.甲>乙>丙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1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 |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 D.化学计算数关系:a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