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刷鞋匠的绝招
曾颖
公共汽车的门开了,一大群赶着上班的人和挑着担子背着包袱的外地小商贩蜂拥着挤上车来,投币声和刷卡声滴滴嗒嗒响成一片。毫无感情色彩的电子人机械地重复着:本车为无人售票车,请自觉刷卡或投币……
该上的上完了,关车门。司机冲一个小个子乡下人喊:请自觉投币!
小个子的乡下人理了理肩上挎的小木箱,把手中的木凳往地上一放,坐下,很反感地盯了一眼司机,想说什么,但忍住了。从他衣服上闪闪发光的黑色油痕和他随身携带的板凳和木箱我们看得出,他是一个刷鞋匠。
司机并没因他的反感而放过他,嘴里又说了一声:大家没有投币刷卡的,请投币刷卡。嘴里说是大家,但眼睛只盯着刷鞋匠。刷鞋匠有些不自在了,他扬起头对司机说:“我投了的。”
“投了怎么没听见响呢?”
“是纸币!”
“哼,纸币,这些乡下人……”
司机冷笑着摇摇头,开始发动车子,准备出发。
这时,出乎他预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个看起来一巴掌打不出三个屁的小个子乡下男人突然跳起来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就该被你怀疑?乡下人给钱坐车还要看你的白眼?
司机出乎预料的遭到反击,有点懵了,他把车熄了火,扯下手套,回过头来准备认真地和刷鞋匠吵一架。他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了不起?乡下人坐车可以不给钱?看你们那伙子人,上七八个人,投一两个硬币,还有五毛甚至一毛的。我还冤枉你们不成?
刷鞋匠说,别人买不买票我不知道,我投了币买了票,你就不能冤枉我!
车上赶着上班的人们开始鼓噪,司机觉得吵下去没意思,就转身准备继续开车,嘴里却有些不甘地说,你投没投,只有天知道了!
说罢,戴上手套,吹起口哨,准备开车。他的表情激怒了刷鞋匠,刷鞋匠蹭地钻到驾驶台前,一把抢下车钥匙,大叫着,天知道,今天就要让天知道,把钱箱打开,验钱!
司机仿佛是遭到小鸡突然袭击的老鹰,一下子没回过神来。待他反应过来之后,马上恢复了鹰的本色,从工具箱中取出一把铁扳手说,钥匙拿来!要不,老子把你当抢劫犯给收拾了。
刷鞋匠两眼血红地瞪着他说,你今天就是打死我,也要把这事搞清楚!
很快,接到报警的110来了,警察对刷鞋匠说:就算你买了票的,别闹了,行不?
刷鞋匠梗着脖子说:不行!得开箱!
司机扳手握得紧紧的,但当着警察的面又不敢有所作为。急着上班的人都坐别的车去了,只剩下几个不太急的人在车上看热闹。我也在车上,我要看看这件事的最后结果。警察没办法,就对司机说,你就把钱箱打开吧!遇上这犟人了,你还真没办法。
司机说,钱箱贴了封条的,只有公司的财务人员能打开。
警察给公司打了电话,半小时过后,公司一个经理和财务人员赶来了。经理说,这不是瞎胡闹吗?这么一箱钱,你就能认出你那一块?刷鞋匠从口袋里扯出一个牛皮纸做的钱包,里面整整齐齐地排着几张一元面额的钞票。他说,你查,里面保准有一张钱像这些钱一样,左上角有一小块黑胶布。
经理从钱箱里果然找出了一张左上角贴着一小块黑胶布的钱,说,对,是有这么一块。好了,我宣布你是投了币的。
刷鞋匠梗着的脖子一下子软了,他得意地冲司机一扬头说:“听着,是……投……了……的!”声音竟带有几分哽咽
车继续开。我蹭到刷鞋匠旁边坐下,问他,你咋想出这招的。刷鞋匠说,如果你遭怀疑地挨白眼的次数和我一样多的话,你也会想出来的。
你这可是毁损人民币啊!是违法行为!
不碍事,能抠掉,一抠就掉!
刷鞋匠一面说着,一面很认真地抠下一块,给我做示范。
节选自《南方周末》(本文有删改)
“刷鞋匠的绝招”的“绝”在哪里?
划线句中的“哽咽”一词表达了主人公哪些复杂的情感?
文中的“刷鞋匠”是哪一群体的代表?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有人认为刷鞋匠坚持验票的行为太过偏执,是矛盾的制造者。请你结合其遭遇反驳这种观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警惕“穷家的富娃娃”
老石
(1)甘肃省天祝县东坪乡51岁农民陈邦顺靠卖血供儿子上大学,为了多卖血,假造了6个献血证,四年来共给儿子63500元。儿子虽知父母卖血供他,仍不停地来信要钱,信中称:我的衣服和鞋旧了,需要200元买衣服和鞋;我想买台电脑,已借了1800元;体育课没达标,要给体育老师送礼;今后三个月生活费3000元;五一节要旅游;班上要收班费100元……“陈大少爷”派头够大的,一月生活费竟要1000元,别说父母在农村,就是我这个小公务员也供不起这么出手阔绰的少爷。我敢说绝大部分大学生达不到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电脑、旅游又不是非买非去不可,借钱也买,“消费意识”太超前了。我女儿在北京上大学,一个月才400元生活费,全年花费1万元足矣。“陈大少爷”四年竟花6万多。我想,这就是农村老乡常说的“穷家的富娃娃”。
(2)从常理讲,贫困家庭的孩子应该体贴父母辛苦,少花钱才对,可近年来“富娃娃”现象并不鲜见。一位大款朋友当过知青,为了当年插友的友谊,专门办了一个为下岗知青子女就业的饭店,他以为这些人与父辈一样也能吃苦受累,谁知这些人个个好吃懒做,脏活累活根本不干,半年间20多个全走了。邻居家来自贫困地区的小保姆到京不足一年,那派头俨然大小姐了———必须有彩电音响、必须有单独卧室。“富娃娃”的特点就是不顾“家情”,拼命追求高消费,比富裕家庭孩子都敢花钱,比沙特公主还娇气。 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各家有各家的家情,所以才要“吃饭穿衣论家当”,您没生在王室,非要和查尔斯比生活质量,岂不坑死你父母了吗?
(3)对“富娃娃”现象,恐怕卖血的父亲陈邦顺们要负主要责任,自酿苦酒自己饮,难道儿子要多少钱你就给多少钱?即使你卖血累死也供不起啊,你少给钱控制一下不就行了,指出过高的生活费承担不了,教育他艰苦朴素。陈邦顺和许多家长一样,溺爱孩子的劲头比富裕人家一点不差,总想多卖血多给“少爷”钱,自己吃苦没关系,只要“少爷”高兴。与之相反,许多发达国家中的资本家却很少惯着孩子,一到18岁就让孩子独立生活,连生活费都不给,很多富翁的孩子都打工挣学费。我们是否可以借鉴一下这些发达国家家长的做法呢?
(4)其次是孩子的责任,简单说是攀比心理、虚荣心作怪,严重说是心理疾患。太富贵了摆阔臭显一掷千金是心理疾患,过度贫穷也会产生心理疾患。怕别人说穷,怕别人嘲笑,千方百计打肿脸充胖子,虚荣心强到敏感的地步,对富裕同学仇视的地步,不顾父母死活只知要钱的地步。恐怕“陈大少爷”就属此类。其实生在富裕家庭是运气好,生在穷人家也不丢人,贫穷与富有并非你的选择,保持平和心态最重要。和富裕孩子比,越比越失衡,既不现实也不该如此想;多想想父母的难处,越想会越觉得父母可爱,就会珍惜亲情懂孝顺之理。
(5)多年来,社会舆论大力呼唤救助贫困学生,很少强调教育穷孩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力所能及地减少社会、家庭的负担。事实证明,穷孩子不见得“早当家”,贫穷也不会自然形成艰苦奋斗的习惯。今后舆论对穷孩子同样要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要让他们知道,穷人的娃娃就要过穷日子,如果你非要当“富娃娃”,那就是和父母过不去了,更是和自己过不去了,何必呢?
选文中所谈的“穷家的富娃娃”有什么特点?请你用原文来回答。(2分)
第(2)段首句“从常理讲,贫困家庭孩子应该体贴父母辛苦,少花钱才对,可近年来‘富娃娃’现象并不鲜见。”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2分)
你怎么理解第(2)段中的“吃饭穿衣论家当”?(3分)
作者认为产生“穷家的富娃娃”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第(3)段画直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读了本文,相信你会有很多感触,请你给陈邦顺的儿子写一段话,规劝他不要做“穷家的富娃娃”。(不少于60字,3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彩色的风暴
  ①如果你在朔风凛冽、雪花飞舞的冬季到内蒙古草原做客,淳朴殷勤的主人会同你谈论起草原上的白毛风。被白毛风卷起的雪浪中的小屋,仿佛是在大海的浪尖上颠簸的独木舟。那满耳的山呼海啸,实在惊心动魄。其实,这寻常所见的白毛风,只不过是风吹雪,是强风吹舞地面上的积雪,积雪飘舞空中的天气现象。
  ②真正的白毛风学名叫雪暴,是由西伯利亚寒潮引起的。白毛风除了在内蒙古草原出现外,我国的新疆、黑龙江以及河北的坝上高原也有出现。如1962年2月在坝上的康保县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白毛风天气。这次白毛风达10天之久,淹没了道路,公路积雪最深处达1米以上,交通断绝。不少房屋被埋没,羊群因缺草、严寒而大批被冻死。
  ③除了发生在冬季的白毛风,在大地春意正浓的4~5月,当你兴致勃勃地在著名古丝绸之路的甘肃河西走廊旅游时,有时会突然遇到挟着大量砂石和尘土的狂风。顿时,太阳失去了光辉,天空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所以,人们把这种风暴叫做“黑风”。黑风是中纬度内陆戈壁沙漠地带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
  ④黑风的发生过程是这样的:在晴朗的午后,远眺西方,有一抹抹的黑云,过了2~3分钟,再抬头看时,就会发现黑云已变成一条十分宽广的黑幕。接着,它迅速地膨胀扩展着,犹如无数条烟龙所组成的灰褐色烟幕。烟幕的前锋好像由众多的龙头拥挤在一起翻滚着,并不断从原有的龙头爆发出新的龙头,以惊人的速度争先恐后地窜过来。令人惊奇的是,如此巨大的烟幕移动和激烈的烟龙翻滚,人们却丝毫听不到它的声响。当你觉得凉风扑面而来,树枝摇曳起来时,高数千丈的烟幕犹如高山倾倒,铺天盖地压来。黑风愤怒地吞噬着空间的一切,室外伸手不见五指,这时离最初看到的一抹抹黑云一般不超过5分钟。
  ⑤黑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黑色妖魔。1977年4月22日,甘肃省张掖市发生了一次黑风,翻滚的尘幕前呼后拥,狂风在耳边呼啸,令人胆颤心惊。10多名小学生被吹落水渠,不幸丧生;上万亩良田的表层沃土被刮得一干二净,顷刻间砂石满天飞舞。
  ⑥黑风的破坏力如此巨大,能量来自何方?原来,冷空气从新疆北部翻越天山向南疆盆地倾泻时,由于冷空气迅速下沉,锋面坡度急剧减小,使大量位能转化为动能,发生了黑色风暴。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选文第①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形成黑风的条件是什么?(2分)
本文的语言主要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彩色的风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引起你怎样的思考?(3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1)地震来临时,父亲正在屋外晒药草。父亲是个医师,三年前,妻子因病去世,父亲带着儿子来到离汶川五十多公里的山坡上,盖了一间屋子,住下来。
(2)地震发生后,父亲冲进屋内,把儿子抱了起来。当父亲转身向外奔时,房子坍塌了,他的腿被压在石头下。
(3)一阵彻骨的痛楚,让父亲几乎昏死过去。但是,他看到怀里的儿子已惊醒了,便强忍着疼痛,将儿子推了出去。
(4)儿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从未经历过地震,望着周围的山体一片片地滑落,儿子惊恐地偎回父亲身边,说,爸,我怕。
(5)父亲的下半截身子虽然不能动,但双臂还有自由。他抚着儿子的头说,孩子,不要怕,有爸在。
(6)儿子稍微安心了些,仍不敢走开。父亲扭头看看山,知道随时就会有石头滚落,于是让儿子到前面十几米处的空地上坐着。儿子不敢离开父亲,他用小手搬着父亲身上的石头,想把父亲拽起来。父亲说,孩子,听爸爸的话,到前面去。
(7)儿子乖乖地坐在前面几米处,望着父亲,眼里含着泪水。
(8)孩子,不哭,爸给你讲个故事吧。
(9)好啊。儿子一听,顿时忘记了眼前的一切。
(10)父亲欠着身子讲,非常吃力。但是,他知道,自己必须以这种方式吸引儿子的注意力。父亲看过周围的山势,惟一出山的路已被大量的山体滑坡掩埋。
(11)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
(12)儿子终于忍不住了,他抱着肚子说,爸,我饿了。
(13)父亲发现,儿子对他的故事已经不感兴趣了。
(14)父亲趴在地上,喘息了一会儿,突然说,米香,儿子,爸闻到米香了。
(15)真的?儿子的眼睛顿时亮得像两颗晨星。
(16)爸闻到了,就在十里外,肯定是解放军叔叔来了,他们在蒸米饭。
(17)儿子笑了。他雀跃地欢呼着。
(18)父亲低下头,两行眼泪落到手臂上。他用拳头狠狠地砸一下地,暗骂自己的腿。如果不是压在这里,他一定会翻山越岭,把儿子背出去。
(19)刚才的话,父亲是在欺骗儿子。他怕儿子饿了,弱小的身子,随时都会倒下去。
(20)儿子心思单纯,他对父亲的话信以为真,所以,他不时地爬上小树,向山下望着。
(21)孩子,听爸的话,别乱动,要不你会更饿的。
(22)儿子乖乖地坐了下来。
(23)夜晚来临了,儿子又开始摸自己的肚子。
(24)爸。
(25)嗯。
(26)你闻闻,有米香吗?
(27)父亲使劲一嗅,说,有,就在十里外,解放军叔叔快找到咱们了。
(28)米香,米香。儿子喃喃地说着,蜷缩在树下,睡去。
(29)第三天上午,儿子醒来了。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爸,还有米香吗?
(30)父亲微笑着说,有,有。尽管此时,父亲已经没有了精神,他趴在地上,甚至连欠起身子的力气也没有了,但是,他必须笑,笑给儿子看。因为儿子只有看到他脸上的笑,才会安心。
(31)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
(32)儿子在父亲的谎言中,守候着希望,父亲的体力却在逐渐消失。渐渐地,父亲觉得眼前发黑,仿佛有一只手抓住他的腿,往地狱里拖着。
(33)就在这时,儿子突然爬上小树,欣喜地叫道,爸,米香,米香,我闻到了。
(34)父亲精神一震,激动地说,真的吗?
(35)是真的。儿子说。
(36)儿子的话给了父亲莫大的鼓舞。一开始,父亲是以谎言欺骗儿子,但是现在,竟然真的飘来了米香,他嗅了一下,仿佛真的嗅到了。但是,直到傍晚,也没有人上山来。父亲望着儿子说,真的有米香吗?
(37)儿子说,我再去闻闻。
(38)儿子爬上小树,使劲地嗅了嗅,叫道,爸,真的有米香,从山下飘上来的。儿子溜下树,趴在父亲身边说,还有红旗,我看到了红旗,漫山遍野,一片通红。
(39)父亲握着儿子的小手,突然两眼一湿。因为他知道,现在风是往山下吹的,在山坡上是逆向,不可能嗅到米香。儿子之所以这么说,是他小小的心灵已经懂得了善意的谎言。
(40)正是儿子的话,让父亲的体内涌出了无穷的力量,他睁大眼睛,不让自己睡去。
(41)第四天早上,一架直升机从天而降,搜救人员发现了被困的父子,将他们救了出去。
(42)当有人问到他们依靠什么活下来时,父子俩异口同声地说:米香。
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选文第(15)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选文第(7)(18)(39)段中都写到眼泪,但是所表现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又各不同,用恰当的语句分别概括。
选文中的父亲和儿子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结合全文回答选文第(42)段中加点词“米香”的含义。
选文有一千多字,而对父子如何获救的内容只在第(41)段用了一句话,你如何理解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选文故事感人至深,谈谈阅读后你的启示和感受。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我家最富的时刻
[美]约翰·格立克斯 田小戈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我母亲常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晚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当扩音器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于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还不相信这是事实。
我几次想跳上那辆彩车。却都被父亲赶开了。最后,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让我清静清静!”
我回到家,委屈地向母亲诉说。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在思考一个道德问题,我们等待他找到适当的答案。”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的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说。桌上的台灯下放着两张彩票存根,上面的号码是348和349,中彩号码是348。“你看到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吗?”母亲问。
我看了好几遍,终于看到一张彩票的角落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这‘K’字代表凯特立克。”母亲说。“凯特立克,爸爸的老板?”我有些不解。“对。”母亲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我讲了。
当初父亲对凯特立克说,买彩票的时候可以帮他买一张,凯特立克同意了,过后也没再问这件事。348那张是给凯特立克买的。
可凯特立克是个百万富翁,拥有十几辆汽车,他不会计较这辆中彩汽车的。“汽车应该归我爸爸!”我激动地说。
“你爸爸知道该怎么做的。”母亲平静地说。
不久,我们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显然电话是打给凯特立克的。
第二天下午,凯特立克的两个司机来到我们这儿,把别克汽车开走了,他们送给我父亲一盒雪茄。
直到我成年之后,我才有了一辆汽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母亲的那句格言:“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具有了新的含义。回顾以往的岁月,我现在才明白,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刻。
为什么说“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们家最富的时刻”?请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首尾两次出现,用意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第三段写“我几次想跳上那辆彩车却被父亲赶开”情节,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揣摩这一精彩细节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①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②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③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④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选自《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主张年轻人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但是要防止把自己完全交给机会和压力去支配,以至迷失回家的路途。
B.“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两种状态都是没有守住自己的心灵,都处于一种心灵迷失的状态。
C.“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指的是要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真正喜欢做的事,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D.作者认为,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他在这世界上就一定会有牢不可破的家园。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第②段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