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表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加剧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三纲五常 B.经世致用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描述中国科技:“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为政治服务,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B.史书中关于日食的记载不准确,不足为信
C.记录者为取悦统治者而弄虚作假,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
D.记录者可能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以此劝谏统治者施行仁政

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第一篇里说:“人们从来不会按照自己的利益做任何善事,除非是某种强制性的力量驱使他们去这么做。”还说:“饥饿和贫困使人勤劳,暴力的惩戒使人善良,使得人们达到善和正义的,正是强制的力量。”与其在人性论观点方面最相似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形式反对霸权国家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B.美苏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