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四川地区被有的史学家称为“中国的大后方,甚至担负着中国崛起的重任“最能够证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

A.从战国以来就是被称为“天府之国,创造了悠久的农业文明史
B.四川人民创造了独特的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朵奇葩
C.四川地区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D.在改革开放中,四川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俱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从该资料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发展 B.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深化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下表为1870年~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
棉布
金属和矿物
机械
1870
28.0
5.8
——
1880
24.9
5.5
——
1890
20.2
5.7
0.3
1900
21.5
4.7
0.7
1910
14.7
4.3
1.5

此表反映出(  )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下表是美国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万国公报》前身)于1868年—1871年刊载的内容明细表,表格主要反映了(  )

年份
宗教
世俗消息
科技
比评与建议
1868年
48%
26%
22%
4%
1869年
36%
36%
9%
19%
1870年
18%
68%
5%
9%
1871年
16%
46%
23%
15%

A.传教士传教热情逐渐减退B.传教士日益重视传播世俗信息
C.国民的科技意识淡薄D.国民对西方社会了解需求增多

198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