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题: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沙蓄水 | B.发电灌溉 |
C.防洪抗旱 | D.调节气候 |
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 |
B.乙——封坡育林育草,涵蓄径流 |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
当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后,能正确表示该地区大雨后河流流量变化的是( )
.图4中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关于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间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 |
|
B.粉沙比粗沙容易侵蚀![]() |
|
C.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 图4 |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 |
下列现象不能用图示原理解释的是 ( )
A.上海港航道淤塞 | 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
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 | 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
读下图,回答下列2个小题。经过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一线所绘制成的剖面图,最可能的是 ( )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下图,回答23~25题:
23.若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是赤道与圆的两个交点,其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图中各点的经线恰好为12月12目的范围,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12日8:00 B.12日16:00 C.11日0:00 D.13日16:00
24.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00 B.8:00C.9:00 D.10:00
25.若图为地球侧视图,AB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D.9月23日15:20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α=23°26′,完成21~22题。
21、此时,国际标准时为
A.6月22日0时 B.12月22日6时 C.6月22日12时 D.12月22日8时
22、此图示时间的半年后,关于右图中河流与潜水面的关系,正确的是
A.恒河河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B.黄河中下游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C.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D.开普敦地区的潜水面为b状态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症结(zhènɡ)酒酣(hān)翘首以待(qiào)纵横捭阖(bǎi) |
B.剽悍(piāo)列观(guàn)渑(miǎn)池屏(bǐng)人间语 |
C.执辔(pèi)睥(bì)睨白璧微瑕(xiá )焚膏继晷(ɡuǐ) |
D.衅(xìn)钟羽旄(máo)之美 溘(kè)然君子远庖(bāo)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