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问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2分)
A.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后施行 |
B.以塞忠谏之路也进尽忠言 |
C.诚宜开张圣听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D.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 |
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你认为诸葛亮上此表的目的是什么?
斗牛与飞雁苏轼
有藏戴嵩①“斗牛”②者,以锦囊系肘自随,出于客观。旁有牧童曰:“斗牛力在前,尾入两股间,今画斗而尾掉,何也?”
黄荃③画“飞雁”,头足皆展。或曰:“飞鸟缩头则展足,缩足则展头,无两展者。”验之,信然。
【注释】①戴嵩,又作戴松,唐代名画家。②斗牛:戴松所画的斗牛图。
③黄荃:唐末宫廷画师,擅长花鸟画。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尾入两股间 (2)何也 (3)信然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2分)
飞鸟缩头则展足,缩足则展头,无两展者。选出与“画斗而尾掉”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
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B.跪而拾之以归 | C.学而不思则罔 | D.敏而好学 |
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荃与戴嵩都是著名画家,与作者是同一时代的人。 |
B.藏“斗牛”图者将“斗牛”图带在身边,是怕图画丢失。 |
C.牧童认为“斗牛”图与真实情况不符,所以发出“何也”的疑问。 |
D.“信然”一词,是作者赞叹黄荃的“飞雁”图画得十分逼真。 |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 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
左右 (2)习
对 (4)为
文言文阅读13分
读《桃花源记》完成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3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悉如外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仿佛若有光 仿佛 |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阡陌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怎样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什么?2分
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2分
阅读《爱莲说》,完成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濯清涟而不妖()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陶后鲜有闻()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13-15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 | B.问/今是何世 |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D.中/峨俄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 |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