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爱莲说》,完成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濯清涟而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
(2)濯清涟而不(           )
(3)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
(4)陶后有闻(    )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选自《出师表》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臣知不如徐公美宜开张圣听
B.皆美于徐公光先帝遗德
C.皆于齐此所谓战胜于
D.由此观恢弘志士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翻译: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翻译:
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邹忌和诸葛亮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他们想要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 ?” 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③丞相府归马。
[注 ]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③诣:到······去。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吾日省吾身()(2)择其善者而之()
(3)将而谓曰()()
下面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亡/马几何时矣。 B.子亡马/几何时矣。
C.子亡马几/何时矣。 D.子亡马几何/时矣。

用现代汉语说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的意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觉得(乙)文中哪个人物值得你学习?说说你的理由。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音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请缚一人,王而行人恒然后能改 B.或异二者之者也
C.吾欲辱之,何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要离刺庆忌也甚矣,汝不惠

翻译下面句子。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
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取胜,晏子靠
取胜。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解释加点的字词。
⑴选贤能,讲信修睦()⑵不独其子()
⑶矜、寡、、独()⑷盗窃乱而不作()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⑵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我们当今社会达到古人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没有?请谈谈你的看法。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解释加点词
①客问其而捕之③君如欲之④简子曰:“。”
翻译句子
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选出与“民知君欲放之”中的第一个“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辍耕之垄上 B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C要离之刺庆忌也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说说赵简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