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在连战先生“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就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因为南京曾经
| A.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 | B.是中华民国诞生之地 |
| C.是孙中山的逝世之地 | D.是同盟会的总部所在 |
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上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这不能说明
|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 B.我国北方处于分裂状态 |
| C.北魏统治范围民族种类众多 | D.我国处于大分裂状态 |
梭伦改革措施中对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 B.颁布“解负令” |
| 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
关于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改革都顺应了时代潮流,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
| B.与革命不同,改革是温和的,不会发生新旧势力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 |
| C.与革命相同,改革也是牵引人类社会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重要动因 |
| D.成功的改革通常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发动,和“自下而上”的呼声与支持无关 |
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 B.地区分布不平衡 |
|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D.清政府的压制 |
“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A.1853—1863 B.1885—1895 C.1912—1922A.1937—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