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2所示。
表2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
工人 |
劳动农民 |
转业军人 |
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 |
学生 |
资本家 |
|
上海 |
35.52 |
12.95 |
2.69 |
18.75 |
16.08 |
5.94 |
天津 |
39.13 |
14.27 |
3.27 |
12.29 |
19.44 |
3.70 |
陕西 |
26.26 |
27.99 |
8.32 |
8.67 |
22.95 |
0.52 |
新疆 |
16.16 |
25.47 |
23.19 |
18.18 |
19.05 |
0.23 |
据表2可知( )
| A. |
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
| B. |
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 |
| C. |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
| D. |
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这一段史料可以说明()
| A.汉高祖认识到了秦亡之根本原因 |
| B.汉初“封建”并未撼动郡县制的地位 |
| C.郡国并行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 |
| D.秦朝推行郡县制违背了历史传统 |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六部 |
|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
|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
《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 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 | 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
| 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 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 |
“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由此可见,黄宗羲主张( )
| A.工商皆本 | B.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
| C.治贫与治愚相结合 | D.减轻人民负担 |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谈判后,多数中国光伏企业不必再缴纳高达47.6%的反倾销税了。欧盟委员会2013年8月2日正式批准了中欧双方就光伏产品达成的“价格承诺”协议,该协议于8月6日起正式实施。这一事件反映了( )
| A.世贸组织在协调国际贸易争端中的作用 |
| B.全球化趋势下,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 |
| C.欧盟是联合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 |
|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