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中共八大提出]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国家的法制。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指出:“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董必武在大会发言中强调,当前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就是要“依法办事”。为此,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他在列举我国法制不完备的现象之后,提出要逐步完备我国的法制……要加速执行律师制度和公证制度。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
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
(3)结合中共八大以来不同时期的史实,判断并说明中共八大的法制思想是否得到贯彻落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 |
401~1000年 |
1001~1500年 |
1501~1840年 |
中国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 |
70% |
56% |
29% |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
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年~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
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年~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
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之源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1)据材料一分析老子和泰勒斯观点的异同。
材料二 这是揭开天空面纱的一个轰动一时的、革命性的解释。牛顿已经发现了一个能够通过数学被证明的基本宇宙定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科学发现”的特点。这一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后来这“两朵乌云”被驱散了。
(3)材料三中“两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
(4)综上所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经典力学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科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四幅图片所反映的成就是哪次科技革命中哪些研究领域的成果?对人类产
生了什么影响?
(4)以上三段材料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什么规律?
现代化指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其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1)古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什么?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什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那一年颁布?它的颁布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什么意义?
(2)建国之初,我国为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策略?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什么?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反映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影响?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时秦王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了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英国《权利法案》
(3)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创立了什么制度?说明其历史进步性。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创立了什么政治体制?英国的议会政治有什么特点? (6分)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30余年(公元前466年—公元前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雅典现存的名胜古迹中多数是这一次伟大重建的遗物。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友。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材料二从梁启超、胡适到候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股发自晚明的新思潮,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的藩篱,萌发民主性的光华。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三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美)A·M·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希腊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其成因。
(2)依据材料二判断其所谓的“异质因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潮的认识。
(3)材料三中“独特社会”的含义是什么?
(4)结合所处的社会背景分别指出上述思想文化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