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NaCl和CsCl的熔沸点的比较。

 
NaCl
CsCl
熔点
801 ℃
645 ℃
沸点
1 413 ℃
1 290 ℃

(1)同为离子晶体,为什么NaCl的熔沸点比CsCl的高?请从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
(2)实验证明,干燥的NaCl晶体不导电,熔融的NaCl或NaCl溶液却可以导电,你能说明其中的原因吗?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4分)已知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A、B、C、D位于前三周期。A位于周期表的s区,其原子中电子层数和未成对电子数相同;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总数是未成对电子总数的3倍。A、B、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M可用于配制化妆品,是皂化反应的产物之一;A、B两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E有“生物金属”之称,E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元素F的三价阳离子3d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F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E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上述非金属元素中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M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N是非极性分子
b.M和BD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N分子中含有6个键和1个
d.BD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4)与BCD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的化学式为(任写一种)、
(5)在浓的ECl3的盐酸溶液中加入乙醚,并通入HCl至饱和,可得到配位数为6、组成为ECl3·6H20的绿色晶体,该晶体属于配合物,有两种配体,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5,则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6)电镀厂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剧毒的BC离子,可在催化剂的催化下,先用NaClO将BC氧化成BCD,再在酸性条件下BCD继续被NaClO氧化成C2和BD2。则后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7)F的低价硫酸盐的溶液在空气中易变质,检验其在空气中是否已完全变质的实验操作是(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本题共12分)碘及其化合物可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生产等。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用海带提取I2时操作步骤依次为:灼烧、溶解、过滤、_______、_______及蒸馏。
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
“过滤”后溶液中含一定量硫酸盐和碳酸盐。现要检验溶液中的I,需选择的试剂组合及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AgNO3溶液 b.Ba(NO3)2溶液 c.BaCl2溶液 d.CaCl2溶液
在海带灰滤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后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O3
请补充完整检验含I2溶液中是否含有IO3的实验方案(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
①取适量含I2溶液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有碘单质存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水可用SO2/I2循环法。该法共涉及三步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2H2SO4 2SO2↑+ O2↑+ 2H2O;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传统的分解水的方法相比,本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锌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①指出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
②NH3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③下图表示锌与某非金属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晶胞,其中Zn和X通过共价键结合,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该化合物的晶体熔点比干冰高得多,原因是

(2)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
①已知金刚石中的C-C的键长为154.45pm,C60中C-C键长为140-145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 ,并阐述理由
②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该物质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

③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i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 Si60分子中的数目为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会被迅速氧化成绿色碱式盐。从酸性电镀废液(主要含Cu2、Fe3)中制备氯化亚铜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金属离子含量与混合液pH、CuCl产率与混合液pH的关系图如图。

【已知:金属离子浓度为1 mol·L-1时,Fe(OH)3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1.4和3.0,Cu(OH)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分别为4.2和6.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析出CuCl晶体时的最佳pH在_______左右。
(2)铁粉、氯化钠、硫酸铜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uCl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析出的CuCl晶体要立即用无水乙醇洗涤,在真空干燥机内于70℃干燥2 h、冷却密封包装。70℃真空干燥、密封包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品滤出时所得滤液的主要分成是________,若想从滤液中获取FeSO4·7H2O晶体,还需要知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铁粉换成亚硫酸钠也可得到氯化亚铜,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为提高CuCl的产率,常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稀碱溶液,调节pH至3.5。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人类进步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已知反应:
①2H2(g)+O2(g)2H2O(g)△H="-483.6" kJ/mol
②N2(g)+3H2(g)2NH3(g) △H=-92.4kJ/mol
③4NH3(g)+5O2(g)4NO(g)+6H2O(g) △H=-905kJ/mol
则反应④4NH3(g)+3O2(g)2N2(g)+6H2O(g)的△H=___________。
(2)在恒温恒容的甲容器,恒温恒压的乙容器中分别进行合成氨反应(图中所示数据均为初始物理量)。t分钟后反应均达到平衡,生成NH3均为0.4mol(忽略水对压强的影响及氨气的溶解)。

①该条件下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平衡时,甲容器的压强P =(初始压强用P0表示)。
②该条件下,若向乙中继续加入0.2 mol N2,达到平衡时N2转化率=
(3)在实验室中,某同学利用下列试剂及器材完成的实验能够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用氨水做导电性实验,灯泡昏暗
B.将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常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氨水的pH<13
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测得NH4Cl溶液为紫色

(4)常温下,向1mol•L-1NH4Cl溶液中通入少量的NH3此时的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将1mol•L-1NH4Cl溶液和1mol•L-1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NH4Cl溶液的体积NaOH溶液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