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借,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继续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
C.在反帝问题上仍模糊不清 D.对帝国主义尚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评价孙中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民主运动的推动 B.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察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
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
③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
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④

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下表反映了英国棉布(718×72里德印花布)价格变化。英国印花棉布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821—1830年
12先令3便士
1831—1840年
8先令10便士
1841—1850年
5先令11便士


A.海外殖民扩张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B.价格革命引发通货膨胀
C.中国精美丝绸的流行导致棉布无人问津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提高

美国学者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的序言里写道:“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该学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推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