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某班同学对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进行了探究,请你也积极参与,共同完成。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地点
发生的重大事件
历史意义
上海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南昌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抗统治的第一枪;
井冈山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延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2)近年来,红色旅游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以下是某班同学列举出的一些“红色旅游区”,请为每个旅游区选出相应的主题:
A:“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B: “革命摇篮  领袖故里”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①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      )
②以韶山.井冈山为中心的“湘赣红色旅游区”。(    )
③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
(3)“红色旅游”近年来逐渐升温,请结合以上内容,说说各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有何现实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旧民主主义的根本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秦汉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得到初步巩固。秦汉王朝疆域辽阔,积极发展,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请回答:
(1)秦朝在哪一年完成统一?定都在哪里?
(2)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在地方和中央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西汉初年,为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4)西汉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和颁布“推恩令”分别是哪个皇帝?其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5)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丝绸之路手中开,西域风情眼底来。博望封侯君莫慕,胸怀锦绣几人裁。”
材料二汉朝时,人们把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区,称为西域。——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歌颂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他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你怎么样评价他?
(2)材料一中“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条路的起点在哪里?
(3)材料二中的“西域”在西汉初年被哪个民族控制?后来,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了什么机构?在哪一年设立?意义是什么?

阅读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率定变法
之令。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卫鞅”指谁?“孝公”是哪个诸侯国的国君?材料一中卫鞅所言属于哪一学派的理论?这一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材料二中“秦王”指谁?“扫六合”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奋斗和探索。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中国人先后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大会主要探讨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
(1)材料一中的“自救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南湖红船”“八一枪声”“井冈号角”所指的分别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大会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大会制定党的政治路线,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国?这次大会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A 条约。这次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次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B 条约。该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材料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C 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了给她过万寿节,从1892年开始,朝廷就开始组成以辅政王大臣为首的60庆典组委会,全方位操办万寿大典。庆典费用主要来源:从军费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前方战事吃紧,而慈禧却为自己的生日庆典大肆挥霍。
——摘自人教网
(1)材料一、二、三中的A、B、C分别是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举出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一例。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遭受深重苦难的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