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稻的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F1,再将此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  )
A.9∶3∶3∶1      B.3∶1∶3∶1
C.1∶1∶1∶1      D.1∶3∶1∶3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生态因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各种生态因子是独立地对生物起作用的
B.各种生态因子是综合在一起对生物起作用的
C.单独一种生态因子不论多么重要,也只有在其他因子的适当配合下,才能表现出来
D.干旱地区影响植物分布,起主要限制作用的生态因子是水

下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两个种群均以橡树为食,图中X所指部分最可能表明()

A.这两种群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竞争
B.两种群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
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
D.两种群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

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下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 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类数越多
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 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

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小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