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国( )
|
原材料 |
食品 |
工业制造 |
出口贸易 |
7% |
8% |
85% |
进口贸易 |
61% |
33% |
6% |
A.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B. 农轻重比例发展失调
C. 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 D. 工农业资源严重不足
1881年,曾纪泽在一份上疏中写道:“我皇上因俄事日迫,意在转圜,一切情形,许臣由电径达总理衙门代奏请旨,已属破格施恩。”文中所及中俄交涉的事件是
A.俄国支持阿古柏侵占新疆 |
B.收回伊犁的外交谈判 |
C.俄国等干涉清政府割辽东 |
D.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 |
美国史学家柯文在《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中,论述了历史学家笔下的义和团、经历者的义和团和神话化的义和团。这表明作者
A.全盘质疑义和团运动的真实 |
B.认为神话化的义和团毫无价值 |
C.多视角多途径研究历史问题 |
D.肯定亲历者的资料都真实可信 |
读下图,该图反映的是
A.“西南夷”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
B.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 |
C.元代宣政院有效管辖了藏族地区 |
D.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
“是非来自公论”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观念。以下言论中,最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
D.“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
下图甲骨刻辞,学者释读如下:“商王帝辛(纣)祭祀大甲,以西伯之事上告,用黍稷之类奉献,因而得到福佑。”从中可以得出
A.“西伯之事”应指牧野之战 |
B.商代的黍稷种植已相当发达 |
C.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
D.早期政治制度走向完备与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