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的CPI、PPI走势图
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情况的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指标。
材料二:2010年5月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全面上涨,轮番冲击着百姓敏感的神经。面对通胀压力,在充分考量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之后国务院作出了有力“亮剑”!继2012年央行2次调高利率和6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后, 到2011年8月为止央行又3次加息,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实行由过去两年来的“宽松”向“稳健”的重大转折。通过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物价上涨较快势头被控制,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减轻。
(1)结合材料一、二,概述图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经济影响。
材料一: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
注: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一般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在50%左右。
材料二:我国西部某县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把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资建科技工业园上,但最终收效甚微。该县政府通过反思和调研,决定调整思路。他们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科技投入和信息服务,关闭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煤窑和小水泥厂等,根据本县土壤、气候和资源等特点,引导企业和农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草药加工和优质苹果种植,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充分利用本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改善投资环境,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确定新的招商项目。该县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3)结合所学经济常识,并根据该县的成功经验,谈谈西部地区应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009年2月5日 |
2009年4月3日 |
|
外币(100) |
中间价(人民币) |
中间价(人民币) |
美元 |
683.60 |
682.136 |
欧元 |
875.93 |
913.629 |
日元 |
7.6491 |
6.839 |
根据上表,回答如下问题。
(1)外汇执行的是货币的什么职能。
(2)外汇和汇率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3)对比表中不同时期的情况,我国外汇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
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国际生态安全标准培训等,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为什么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对我国企业来说仍然是生死攸关之年。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造成诚信缺失、市场消费不旺带来投资迷茫、原材料价格暴涨引起成本增加等,使许多企业陷入困境。
根据材料回答,企业应该如何经营才能成功摆脱困境?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材料一一般而言,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物质需求会紧缩,而精神文化需求会膨胀。当购车、买房比较困难的时候,人们会转向相对廉价的消费。文化消费既能满足精神需求.又不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大规模的需求。
材料二 2008年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由中宣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多次前往各地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相关部f1、文化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研究起草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初稿)》。后经反复征求意见并作多次修改.最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根据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道理
,分析国务院加快振兴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知识分析《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形成过程。
材料三《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国政府在振兴文化产业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