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分)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强调指出,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材料二:2012 年3 月底启动的首届“广西公民楷模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历时两个多月,共有108 名新闻人物参评,65.7 万读者(网民)参与投票,推出了一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先进人物和感人故事,树立了新时期公民道德的楷模。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l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民族精神内容是什么?( 2 分)
( 2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开展评选“公民楷模”这一类活动,对发展先进文化有什么重要作用?( 4 分)
( 3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向楷模学习?( 4 分)))
材料一:2012年3月15日,我们将迎来第3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2012年的年主题为“消费与安全”, 将围绕这一年主题开展消费教育、消费咨询等一系列活动。
材料二:某校在“3.15”来临之际,就中学生消费安全问题做了一次调查,调查后的统计数据如下:
(1)中消协将今年的“3.15”主题定为“消费与安全”有什么意义?
(2)从问卷调查数据看,中学生在消费维权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给同学们一些消费提示(可从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三个方面作答)。
材料:小正、王刚、小利的学习成绩不相上下,老师指定他们为学习上的竞争伙伴。张正想到要和王刚、小利竞争,学习效率很高,一段时间后他的学习成绩上去了,觉得学习充满了乐趣。王刚想到要参与竞争,吃不下、睡不着,心里恐慌极了。小利生怕别人超过自己,恨不得张正和王刚的学习成绩下降。在一次测试中,张正取得了好成绩,小利却在同学中散布张正考试作弊的谣言。
(1)材料中张正和王刚对竞争的不同反应说明了什么?
(2)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告诉他们应如何正确对待竞争?
材料:日前,北京大学公布了“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方案”。 方案细则中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北大招生办工作人员表示,“不孝敬父母者不推荐”将通过社会监督来进行认定。“被推荐人确定录取资格前,学校会在网上进行公示,如果有人举报,某个学生平时打骂父母,那推荐他显然是不合适的。”校方希望以此来引导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据此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对于“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这条规定你赞成吗?请说明理由。
(2)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该怎么做?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多次法制宣传会上强调指出,要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维护宪法权威。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
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建设创新型国家再度成为两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当他们回到全国各地,一场自主创新的大比赛将在全国展开,建设创新型国家将一步步变成现实。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回答:
(1)我国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