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的鱼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鲫鱼游泳时靠躯干部和 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鲫鱼的鳃丝呈鲜红色,是因为里面有大量的 ,流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有什么变化? 。
(2)某同学为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选取甲、乙两条相同的鲫鱼,放在同一鱼缸中,操作步骤之一是用纱布捆扎甲的胸鳍,其他鳍呈自然状态,请问:
①该步骤探究的是哪种鳍的作用? 。变量是 。
②该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 和 。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儿,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
②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③取2支洁净试管,编为1号和2号,分别加入等量馒头碎屑,然后向1号试管加入2毫升清水,向2号试管加入,2毫升唾液,充分震荡,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④取出2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仔细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1)实验中1、2号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2)小明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震荡试管,分别模拟了:.
(3)实验过程中,要用37℃的温水为试管保温,是因为食物的消化需要.
(4)预测实验现象:不会变蓝色的是号试管,原因是.
(5)通过以上实验可以推测,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消化,又能进行消化.
为了探究外界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在四只培养皿内分别铺上相同的纸巾,再在上面分别放上等量饱满的、大小相似的大豆种子,然后放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表。
培养皿编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阳光下 |
阳光下 |
黑暗中 |
阳光下 |
温度(℃) |
20 |
20 |
20 |
5 |
纸巾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潮湿 |
发芽率 |
90% |
0 |
90% |
0 |
请据表回答:
(1)上表的实验设计共包含了组对照实验。
(2)在培养皿中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
(3)通过上述实验,应得出的结论是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4)幼苗是由种子的发育而来,若加入适量的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最好的是组。
位于我市西郊的大枫湖是苏中里下河地区最大最深的湖泊,湖区内各种植物多达120余种,野生动物50余种。尤以清水大闸蟹闻名四海。整个湖区风景旖旎,其芦荡迷宫更为全国之最,已入选中国吉尼斯记录,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并称“盐城最美自然景观”。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
(1)芦苇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芦苇不能像苍松那样长得粗壮,是因为芦苇的茎中没有。
(2)从分类角度看,大闸蟹属于动物(选填“无脊椎”或“脊椎”);从进化角度看,大闸蟹比丹顶鹤和麋鹿;从能量流动角度看,大闸蟹生命活动所霜能量归根到底源于。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种植物新鲜的叶片(叶片在摘下后仍能保持生命数小时,因此可以用叶片代替整盆植物来进行实验)对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请分析回答:
(1)将A、B两套实验装置放在黑暗环境的原因是避免叶片进行______________,影响实验效果。
(2)12小时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玻璃瓶后蜡烛熄灭,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挤压塑料袋,将袋内的气体排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严谨,两个实验应该再各增加一组实验装置,增加的实验装置选取的实验材料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通过______________实验,可以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4)请用式子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重要生理过程是由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______________完成的。
为证实“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同学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选取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②取下该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③将变为黄白色的叶片取出,用清水漂洗后,平铺在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几滴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方案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项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为了进行____________实验,以探究______________是否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3)按照改正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叶片未遮光的部分______________,遮光的部分______________。
(4)向脱色的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有无______________生成,该物质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将叶片变蓝的部分用双面刀片纵向迅速切割,选取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叶肉细胞中变蓝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该结构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为______________的“能量转换器”。请用式子表示该结构中光合作用发生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