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阳光和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实验时,某同学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图分析,整个探究过程的合理步骤是:→   → ② → 步骤X → ④ →   →     。 (填图中序号)
(2)步骤X应该是      ,其正确的实验装置是下图中的(     

(3)步骤③中,进行黑暗处理的作用是       
(4)进行步骤①的环境条件是       
(5)在步骤⑥中,滴加的试剂是        ,其目的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6)该实验结果说明了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小平想探究的问题是:;这一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设计的C组实验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3)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生物制品“酶”应用非常广泛,加酶洗衣粉就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关,请你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去污能力有无差别,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1)材料用具:普通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布等
(2)探究方案:
a.
b.
(3)预期结果及结论:
a.
b.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不搅拌.并放在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
请问: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 号试管.3号试管的作用是

日常生活中,生物制品“酶”应用非常广泛,加酶洗衣粉就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关,请你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去污能力有无差别,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①材料用具:普通洗衣粉、加酶洗衣粉,布等
②探究方案:
A.
B.
C.
③预期结果及结论:
A.
B.
C.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时,四位同学对馒头做了不同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姓名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情况
小张
1
馒头碎末+2ml唾液
充分搅拌
小杨
2
馒头碎末+2ml清水
充分搅拌
小刘
3
馒头块+2ml唾液
不进行搅拌
小李
4
馒头碎末+2ml唾液
不进行搅拌

(1)以“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号试管的处理。试验组为 号试管的处理。
(2)若将这四支试管都放入37℃左右的温水10分钟后取出、冷却,再加少量碘液,观察现象。其中不变蓝的是号试管中的液体,原因是
(3)若以唾液为变量时,1号试管和号试管组成一组对照。可得到的结论是
(4)小李和小张的对照实验可以说明
(5)若要一组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将1号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另一支试 管放在80℃的热水中作对照。请你指出这一试管应加入物质和处理情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