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将燃烧匙内红磷点燃迅速伸入广口瓶并塞上胶塞.
(1)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约       体积,由此说明空气中氧气约占             体积.
(3)实验结束后,拔开胶塞,迅速伸入一燃着的木条,请猜测可能发生的现象         
(4)若实验结果氧气的含量还不到20%,分析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有: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晓岚同学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他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问题】她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她就找一些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填“能”或“不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交流与反思】(1)云海同学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但欢乐同学认为,要证明晓岚的猜想,云海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下图为已收集满的一瓶无色无毒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确定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

假设(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下面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两个实验。
实验1:在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余下的容积5等分,做好标记,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足量的红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如下图1)。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2:将试管的容积5等分,做好标记。在试管
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用橡皮塞塞紧管口,
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等白磷熄灭并
冷却到室温后,将试管倒立于盛有室温下水的水
槽中(如下图2所示)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2中,在水中而不在空气中取下橡皮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测定结果分析,上述实验中效果较好的是哪一个?写出另一个实验的两点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的规律,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记录如表:完成表格并填空: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燃烧反应的
符号表达式

A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①木炭红热
产生的气体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
③硫在空气燃烧
③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产生的气体都有刺激性气味


④硫在氧气中燃烧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5分)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

序号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g
温度/℃
二氧化锰/g
氧气/ml
反应时间/s

5
12
20
0.2
125
11

30
12
20
0.2
125
2

30
12
40
/
125
148

30
12
90
/
125
82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有关;
(2)通过实验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注:本题以下为加分部分,回答正确得4分,总分不超过60分。只要求提出一种影响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1分)和实验方案(3分)]
(4)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还有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
【假设】
【实验方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