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4、BaCl2、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小组为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Ⅰ)取一定量白色粉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Ⅱ)取少量(Ⅰ)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提示:BaCO3难溶于水;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1)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2)请说出肯定不含物质的理由。
(3)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还需做什么实验?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1)生活中某同学发现铝制品“不生锈”,而铁制品易生锈,便认为金属铁比铝性质活泼。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解释铝制品“不生锈”的原因。
(2)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已有百年历史,当液体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后,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从而扑灭火灾。请说明用液体CO2灭火的原理。
下面是我们在课堂或实验室常做的两个对比实验。通过这两个实验,你分别得出的结论是:甲;
乙。
甲乙
A~F分别是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六种气体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C与D在B中燃烧均能生成F,其中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
(2)在一定条件下,A和D反应能生成C和水。
请根据(1)和(2)推断:D为,E为。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学习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1)为防止资源浪费,燃烧时通常将煤块变为粉末状,其原因是。
(2)在牙膏和一些药品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或载体。制取轻质碳酸钙粉末是用净化后的石灰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作用,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其原因是
。
(4)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CaCl2 + NaHCO3 CaCO3 ↓+ NaCl + HCl;
② CaCl2 + 2NaHCO3CaCO3 ↓+ 2NaCl + CO2 ↑+ H2O。
有同学认为化学方程式①不合理,请你简述其理由:。
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仪器的名称:a,b。
(2)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其中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则发生装置应选;若装置B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①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②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⑨加热反应物
(4)我们要回收二氧化锰并证明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
①实验前应质量;
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回收二氧化锰;
③再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的目的是,
④最后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锰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的方法(步骤、现象、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