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广泛传播 ④封建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 A.①②③④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②④ |
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 A.社会宗法观念 | B.血缘亲族团结 | C.家族观念流行 | D.散漫自私意识 |
欧洲某部文学作品描写了一个富有的公爵因反抗压迫,遭政府处死的故事。后来一位音乐家将之谱成歌剧公演,赢得观众热烈回响。公爵被视为民族英雄,激发当地人民起来反对统治者。下列作品中与该部作品所反映的思潮相一致的是



AB C D
2011年9月18日,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现场组织指导对“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南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的收割、验收工作,此批次的超级杂交稻承担着冲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难关的重任。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在过渡时期就取得重大突破 |
| B.中国水稻亩产900公斤难关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就已经攻克 |
| C.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
| D.世界性饥饿问题因杂交水稻技术得到解决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
“考试本是中国一个很好的制度……英国首先仿行考选制度,美国也渐取法,大凡下级官吏,必要考试合格方得委任……但是只能用于下级官吏,并且考选之权仍在行政部之下……在君主专制国中,选拔人才悉凭君主一人的喜怒,所以虽讲资格,也是虚文。至于社会共和的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孙中山的这一议论旨在说明
| A.考试权体现西方自由平等 | B.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 C.科举制是专制主义的工具 | D.考试权能为共和体制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