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些单质、化合物的沸点(1.01×105Pa,单位:℃)如下表所示:
结合上表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的氢化物,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
B.上表中H2O、HF中由于含有氢键,故其分子特别稳定 |
C.上表中,多数物质的沸点均与相对分子质量存在一定的关系 |
D.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单质其沸点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 |
E.氢化物的稳定性越高,其沸点越高
(2)写出②系列中物质主要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任写一种): ;能说明该递变规律的化学事实是 (任写一例,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除极少数情况,同一系列中物质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该关系是 。
(4)部分XX’型卤素互化物(X、X’表示不同的卤原子)和卤素单质的沸点也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存在着如右图所示的关系。试推测ICl的沸点所处的最小范围 (填“物质的化学式”)。
化学反应原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①CH4(g)+2O2(g)===CO2(g)+2H2O(l)ΔH1 CH4(g)+2O2(g)===CO2(g)+2H2O(g)ΔH2
则ΔH1﹤ΔH2
②H2(g)+O2(g)===H2O(l) ΔH1 2H2(g)+O2(g)═2H2O(l) ΔH2
则ΔH1﹤ΔH2
③t ℃时,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SO2和1 mol O2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和Q2
则Q1﹤Q2
④CaCO3(s)===CaO(s)+CO2(g)ΔH1 CaO(s)+H2O(l)===Ca(OH)2(s)ΔH2
则ΔH1﹤ΔH2
(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Zn(s)+Cu2+(aq)===Zn2+(aq)+Cu(s)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铜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中Cu2+向________极移动。
(3)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 + 3H2(g) CH3OH (g) + H2O(g) △H=-49.0 kJ/mol
某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Y的化学式是 。
②反应进行到3min时, v正 v逆(填“>”或“<”、“=”)。反应前3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mol·L-1·min-1。
③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内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
C.3v逆(CH3OH) =v正(H2) |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E.CO2的转化率为70%
F.混合气体中CO2与H2的体积比为1﹕3
④上述温度下,反应CH3OH (g) + H2O(g) CO2(g) + 3H2(g)的平衡常数K= (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⑤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往容器中同时加入0.1mol CO2和0.3mol H2O (g),此时平衡将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4)室温时,向20 mL 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 mol/L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变化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分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①.a点时:c(CH3COOH) >c(CH3COO-) > c(Na+) > c(H+) >c(OH-)
②.b点时:c(Na+)=c(CH3COO-) >c(H+) =c(OH-)
③.c点时:c(OH-)=c(CH3COOH)+c(H+)
④.d点时:c(Na+)> c(CH3COO-) > c(OH-) >c(H+)
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某温度下Mg(OH)2的Ksp = 6.4×l0-12,当溶液中c(Mg2+) ≤1.0×10-5mol/L可视为沉淀完全,则此温度下应保持溶液中c(OH-) ≥ ______mol·L-1。
(2)已知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Ka = l.75×10-5mol/L;NH3·H2O的电离常数为,Kb =1.76×l0-5mol/L。A.NH4Cl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Cl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H3COONH4溶液显___________ (填“酸”、“碱”或“中”)性。
C.将饱和NH4Cl溶液滴入少量的Mg(OH)2悬浊液中,可看到白色沉淀溶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①:2NH4+ + Mg(OH)2= 2NH3·H2O+ Mg2+ ;
观点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验证①和②谁是Mg(OH)2溶解的主要原因,可选取______________(填序号)代替NH4Cl溶液作对照实验。
a. NH4NO3 b. (NH4)2SO4 c. CH3COONH4 d. NH4HSO4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进行可逆反应:A(g) + B(g) m C(g)(m为整数), A的转化率(αA)与温度(T)、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1)此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填“放热”、“吸热”)反应;
(2)m值为__________;
(3)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1)将0.3mo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则乙硼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某化学过程如图所示,
ΔH1、ΔH2、ΔH3三者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某温度下,纯水中c(H+) = 2×10-7 mol•L-1,则此温度____________25°C(填“>”、“<”或“=”)。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 = 8×10-4 mol•L-1,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