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 B.土地革命的开展 |
C.抗日战争的胜利 | D.战略反攻的开始 |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里的“理性”不包括
A.法律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
B.法律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C.自由、平等、个人权利等自然法思想 |
D.法律发展过程中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下列词汇是某一年份报刊杂志出现频率最高的:专业户、放开、奖金、厂长负责制、乡镇企业、裁军。这最有可能是
A.1978年 | B.1984年 |
C.1992年 | D.1997年 |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对“八年快速发展”局面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致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经济快速发展开拓了国内市场 |
C.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D.南京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政策是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
某学者指出“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偏离了方向”的表现不包括
A.前期新文化运动 | B.五四运动 |
C.辛亥革命 | D.维新运动 |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汉朝 | B.唐朝 |
C.明朝 | D.清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