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丽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 。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挂 个相同的钩码。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示数变 ,原因是 。
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
物理量 |
1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2.4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5 |
0.3 |
机械效率η |
74% |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
(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
(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
(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选填“平衡力”、 “非平衡力” 或“不受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间学做出了如下清想: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准备了不同的导体,规格、材料如表: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 |
0.5 |
0.5 |
B |
镍铬合金 |
1.0 |
0.5 |
C |
镍铬合金 |
0.5 |
1.0 |
D |
锰铜合金 |
0.5 |
0.5 |
(1)他对一导体的长度重新进行了精确测量,如图甲所示,导体另一端正好对准零刻度线,则该导体的长度为 m
(2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图.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必要的元件,这个元件是
(3)本实验是通过 来比较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
(4)要想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将编号为C与编号为 的导体分别接入到a、b之间.
(5)将(2)问中所缺的元件接上后,小明发现当接入a、b之间的导体阻值差别较小时,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请你对电路的改进再提出一条建议:
(6)为了能准确的测量导体的阻值大小,他又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连好电路图,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为零,电压表有示数且始终不变.经检査,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丁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一物理兴趣小组“探究物体的动能和那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如下.
a.如图甲,让质量不同的钢球分别从同一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轨道左端的物块B,比较物块B滑行距离的远近.
b.如图乙,比质里相同的钢球分别从冋一轨道、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轨道左端的物块B,比较物块B滑行距离的远近.
c.分析实验结果,形成结论.
d.实验反思.
该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反思:
(1)让质量不同的钢球分别从同一轨道、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水平轨道上同一位置处的物块B,强调三个“同一”是为了保证钢球撞击物块B时具有相同的
(2)如果影响一个物理量的因素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当研究这个物理量与这些因素的关系时,常采取类似本实验的做法,这种实验方法是
(3)组内有的同学认为水平面是光滑的更有助于完成本实验,小明不同意这一观点,小明认为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物块B将一直运动下去,无法比较其滑行距离的远近.小明的理论依据是 (填写定律名称)
(4)如果水平面光滑,小明同学提出了解决方案,可以在水平轨道右侧固定一轻弹簧(如图丙),利用弹簧被压缩的长度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在小球向右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探究。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办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2)该同学用上面的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
(3)方法改进后,所测出的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AB/V |
UBC/V |
UAC/V |
2.1 |
1.7 |
3.7 |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