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
|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
|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
宋代程颐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与此观点相对立的思想家是
| A.李贽 | B.顾炎武 | C.黄宗羲 | D.王夫之 |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侍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③④ |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
| B.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
| C.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
|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
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地狱天堂”大致始于
| A.春秋战国 | B.秦汉时期 |
| C.隋唐时期 | D.两宋时期 |
“僧曰: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元晦 | D.王守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