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学家认为:“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这条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下列观点中符合材料的是
A.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 | B.“商业危机”间接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
C.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 | D.葡萄牙武力控制了传统商路 |
梭伦在国家危亡之际被授予绝对的帝王权力,全国同胞都盼望他能接受,但仍然严辞拒绝;波普利柯拉(罗马共和国的奠基人)基于需要虽然接受一个专困在外的指挥职位,但是却将它转变成民选的官员,不轻易运用手上掌握的全部合法权力。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反映的观点相似的是
A.外在压力加速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 B.伟人品德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形成 |
C.民主政治需要强权人物制定规则 | D.人民授予的合法权力不能被滥用 |
2010年9月15日,美国向WTO起诉称,“中国政府一方面禁止持国外卡的消费者在中国进行人民币交易,另一方面对持外国卡的中国人在国外消费附加了比银联卡更多的限制”,“这些银行卡市场准入限制和歧视性措施违反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第十六条和十七条的规定。”上述材料说明
A.中国的这一做法是反对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
B.中国加入WTO使本国金融业面临重大挑战 |
C.美国利用WTO规则长期控制国际金融市场 |
D.WTO旨在取消贸易壁垒,对各成员国都有利 |
1944年,中共《解放日报》在美国国庆日发表社论,表示:“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了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了的工作,它一定会得到而且已经得到民主的美国的同情。”上述材料主要反映出
A.民主和民族解放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旗帜 |
B.中共借此表达民主与和平建国的强烈愿望 |
C.西方国家的民主精神影响深远 |
D.中国与美国战时同盟关系确立 |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吴佩孚镇压后,《顺天时报》在时评中写道:“此种运动非仅由他人煽惑所能发生……其原因为何,即世界的潮流工人之自觉是也。”“新式政治,则不宜仅以被治者阶级之幸福安宁为目的,更须满足其参与政治的欲望。”该时评已经认识到
A.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必然席卷全国 | B.吴佩孚镇压工人运动必然遭到失败 |
C.政治民主亦已成为当时中国的潮流 | D.中国工人运动受苏联十月革命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