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与小李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水的 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李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
0 |
10 |
20 |
30 |
40 |
… |
150 |
180 |
泡沫塑料组水温(℃) |
80 |
64 |
55 |
50 |
41 |
… |
21 |
20 |
棉絮组水温(℃) |
80 |
56 |
43 |
32 |
28 |
… |
20 |
20 |
分析两组水在第150min到180min水温的变化可以知道他们做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 ℃.从0到40min,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 ℃,由此可得结论 .
(3)小明与小李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小群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
(1)小群连接了如图的实验电路,她的连接有错误,请在图中把接错的导线打上“×”,再用笔画表示导线,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2)请在图中方框内根据修改后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3)小群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灯泡L的实际功率为W,此时灯泡L的电阻为Ω.
(4)小群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下图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发现通过灯泡的电流跟灯泡两端电压的不成正比,原因是。
小伟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电路如图34,烧瓶中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电阻R1>R2.
(1)把两个电阻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这是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小伟将装置改装(如图35,两烧瓶中的电阻R1相同)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
质量/k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水 |
0.3 |
20 |
25 |
6 |
煤油 |
0.3 |
20 |
30 |
6 |
①根据实验数据可得:不同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水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热量Q水 = ________J(c水=4.2×103J/(kg·℃))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钩码质量相等,杠杆刻度均匀。在杠杆的B点挂上三个钩码,如图所示,
① 为使杠杆平衡,应该在A点悬挂个钩码;
② 如图,在杠杆的C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使杠杆平衡;再把弹簧测力计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使杠杆重新平衡,此时拉力变为F2,分别在图上画出F1的力臂l 1和F2的力臂l 2,并判断:F1 ____ F2(选填“>”、“<”或“=”).
(1)图中是冰的熔化实验,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途径改变物体的内能。右图为冰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t2时刻物体的内能_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零,t2时刻物体的内能_______ t3时刻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图,活塞迅速下压过程,通过___________途径使管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使硝化棉燃烧。
(3)如图16,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木塞向外弹出的过程中,试管内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______能。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的内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此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与汽油机的__________冲程相同。
(4)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完全燃烧0.01kg酒精放出热量为______________J.(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5)图中是汽油机工作时的能量流向图,则其热机效率表示为η = ____________×100%
(6)汽油机中,燃料在汽缸内燃烧,而且燃料与空气混合充分,燃烧得比较完全,因此汽油机的效率比蒸汽机更______(选填“高”或“低”)。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2)小红由短文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